英汉语言特点
英汉语言的八大差异
SunnyHoliday
07月19日
一、英语为静态语言,汉语为动态语言
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使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汉语则有使用动词的固定习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汉语往往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说法。英语的静态特征表现是多维的,但简而言之,不外乎句法方式或词汇方式两种。前者如使用非谓语动词或非限定动词,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等;后者如使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介词及副词等等。相对而言汉语的动词由于无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若要表达动作意义,往往别无选择,只能采用动词本身。如:
1.Youmustbeaverybadlearner;orelseyoumustbegoingtoaverybadteacher.
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很不会教。
2.Iamafraidofyoumisunderstandingme.
我担心你误解我。
3.Thecomputerisafarmorecarefulandindustriousinspectorthanhumanbeings.
计算机比人检查得更细心、更勤快。
二、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英语的抽象表达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含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常用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这主要因为汉语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其他词。1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明、直、显、形、象的表达的法,即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述直接,常常借助于比喻和形象,因而比较平易、朴实(down-to-earthstyle)。如:
1.Theabsenceofintelligenceisanindicationofsatisfactorydevelopments.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从形式上看,absence,intelligence和indication这三个词都是抽象名词,但译成汉语时,应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应化静为动,分别译成了没有,消息,表明,这样既表达了英语原句的具体内容,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Again,therefore,sheappliedherselftothekey,andaftermovingiteverypossibleway,forsomeinstances,withthedeterminedcelebrityofhope'slasteffort,thedoorsuddenlyyieldedtoherhand.
(J.Auten:NorthangerAbbey,Ch.6,V.II)
因此她又搬弄钥匙.她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果断利索地朝着各个方向拧了一阵之后,柜门忽然打开了。
三、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
英语的行文多用近义词、上位词(泛指词)和代词进行替代,目的是使遣词以及行文显得准确甚至精确。而汉语的准确和精确则通常以重复上文出现过的为此多用替换词语来求得的。如:
1.Youshouldhelphersinceyouhavepromisedtodoso.
你既然答应了要帮助她就应当帮助他。
2.ThepopulationofChinaisbiggerthanthatofAmerica.
中国的人口比美国的人口多。
3.Hehatedfailure;hehadconquereditallhislife,risenaboveit,anddespiseditinothers.他讨厌失败,他人生中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四、英语重形合,多复合长句;汉语重意合,多简单短句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英语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或独立的单句居多,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如:
1.Themanycolorsofarainbowrangefromredontheoutsidetovioletontheinside.
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2.Ordered!Oh,everythingisorderedwhenapersonhastofindsomewayoutwhenhehasbeenstupid.(M.Twain:TheManThatCorruptedHadleyburg)
命中注定!啊,一个人干出了傻事情,要替自己找理由,那就什么都是命中注定!
五、英语重物称,多被动句;汉语重人称,多主动句
英语的物称倾向在其造句中十分明显。最具代表性的是主语的选择。英语常出乎意料地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而汉语一般更习惯人称化的表达,尤其是主语,能施行动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主语首选。如:
1.Whathashappenedtoyou?
你出了什么事儿啦?
2.Anideasuddenlystruckme.
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3.Astrangepeacecameoverherwhenshewasalone.
她独处时感到一种特别的安定。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和主动两种语态,但一般来说英语比汉语更喜欢用被动语态。这与英语的物称倾向有关联。充任主语的词既然有大量无灵(inanimate)物称,其被动句式则有了繁衍的前提,反之,汉语具有人称倾向,自然采用更多的主动句式。如:
1.AfewyearsagoitwasthoughtunusualthatprogramscouldeverbecalledupbyviewerstobedisplayedontheirTVscreensathome.
几年前人们还以为,观众居然能打电话要求在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上播出节目是一种稀罕的事情。
在原句中有两个被动语态,其一是主句的主语用了形式主语it来充当,这个句子虽然没有表明施事者,但显然泛指所有的人,所以译者加了主语人们作主语。后面的主语从句也是用的被动语态,但这一被动语态中已明确标明了施事者和受事者。译成中文时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正好对调了过来,原来的被动语态变成了译句中的主动语态。
2.Iwasastoundedthathewaspreparedtogivemea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在此例的原句中,施事者和受事者都已明确标明,译成中文时,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正好对调了过来,原来的被动语态变成了译句中的主动语态。
3.Theuseofthesatellitemakesitpossibletoobservetheuniversemuchbetter.
利用卫星能够很好地观察宇宙。
在例3中,采用了无主语句进行翻译。无主语句可视为汉语的优势之一,在汉语中大量使用,既常指自然现象(如:起风了),又具有泛指性(如:山上又发现了老虎)。以它译成被动句,语流显得流畅而自由。试比较:
4.Manystrangenewmeansoftransporthavebeendevelopedinourcentury,thestrangeofthembeingperhapsthehovercraft.
译文1.在本世纪内,发明了许多新奇的交通工具,其中,最新奇的也许要数气垫船。
译文2.在本世纪,许多新的希奇的交通工具已被研制出来。其中最为希奇的也许是气垫船。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的被动句也并不必完全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英语的被动句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转换成汉语的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表示被动意义的标记;另一类时带有被动意义的标记,其中第一类似乎更多见一些,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要把被字当跳蚤,到处乱跳,而应从被字扩散开去,在被、由、给、把、让、受、为、遭、所、获、使、加以、予以、蒙等词中进行选择。如:
1.ThoughHamlethasbeendisappointedofthethrone,everyonerespectedhim.
虽然哈姆雷特被剥夺了王位,但是大家照样尊重他。
2.Thedictionaryhasbeenaffectedwithdamp.
字典受潮了。
3.TheseFrenchwordshav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