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天气多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变化
春天的天气爱变脸,尤其体现在气温的反复无常或如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最近一段时间,多地气温上下乱窜,气温高的时候可以飙到20℃以上,恍惚有种初夏的感觉,气温低的时候可以低到0℃之下,似乎又退回到了冬末。任性的天气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乱穿衣的模式。
一、春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气温忽高忽低是正常现象
人们不禁问道,这样的温度是不是反常?今年气温会不会较往年更高?对此,气象专家称,4月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在我省历史上并不少见。而春天出现气温忽高忽低的情况更是十分正常。人们一般把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春天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季节,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季节。这是因为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除了气温变化幅度大之外,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也是另一特点。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北方的春天是冬半年大气环流系统向夏半年大气环流系统转换的时期,常说乍暖还寒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来自高纬度地区冷空气还很活跃,同时伴随冷空气而来的还有大风天气。
二、什么是春脖?
春脖说得就是春脖子,作为北方流行的气象谚语,春脖或者说春脖子与播种有关。从节气上讲春脖指的是从立春后河流解冻,一直到春耕播种之前的备耕生产阶段。春脖的长短要看当年的立春是赶在春节之前还是赶在春节之后,一般春节前立春的年份叫春脖短,在春节后立春的年份则叫春脖长。
三、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倒春寒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易发的一种反常天气。倒春寒的概念最早源于农业生产,主要是指入春后,某些地区当气候学上所说的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再受到较强冷空气的频繁袭击,致使当地气温出现较快下降,前暖后冷,且后冷的持续时间长达715天以上,造成农作物大范围遭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在气象学中春季是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冷空气活动频繁,也是我国春季气候的突出特点。通常人们习惯将进入2月末3月初作为春天的开始。当进入春天的35月间,受冷空气影响,突然出现不利于秧苗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低于等于12℃,持续时间多于或等于3天及以上时间的天气过程,便是农业气象上认定的倒春寒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