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白居易《江楼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居易《江楼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发表时间:2024-07-12 00:21:21 来源:网友投稿

江楼月原文: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江楼月赏析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江楼月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白居易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标注:「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诗词作品:江楼月诗词作者:【唐代】白居易诗词归类:【赠答】、【月亮】、【友情】、【思念】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