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天雨粟,鬼夜哭,出自哪里

天雨粟,鬼夜哭,出自哪里

发表时间:2024-07-12 00:32:40 来源:网友投稿

意思:粟米像雨一样从天而降,鬼害怕的在夜里哭。原文出自于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

原文: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故周鼎著倕使衔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

白话译文:

以前苍颉创造文字,上天担心从此诈伪萌生、去本趋末、弃耕作而务锥刀、天下缺粮,于是降粟雨;鬼恐怕被书文所揭发,故夜哭。伯益发明掘井,龙担心水源干枯而登空离去,山川百神也迁移昆仑栖身。这正是智能越多,德行越薄。所以周朝制造的鼎上铸着巧匠倕的图像,让他衔着自己的手指,以说明过分的智巧是不可取的。

扩展资料:

《淮南子》记录了先秦至西汉时代民间流行的神话及圣贤传说,并力图从这些传说中寻找治世安民的道理。如善生乎君子,诱然与日月争光,天下弗能遏夺。则是儒家思想的反映。文中远古贤君尧舜的传说、仓颉造字、黄帝、后羿故事等,是《本经训》留给后人的丰厚遗产。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