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歧义
“比1”是“像、如、同”的意思,否定词“不”语义指向动词“比1”。其中Z’是X的属性,Z是比较标准Y的属性。Z’和Z一般是一对反义词。Z前可以加上指示性质、程度等的“那么”,但不能加上“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的副词“更”,可见是言其差异而非比较高下。这种句式至迟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如:(1)“变化”字,且只大概恁地说,不比系辞所说底子细。(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八)(2)虽然微禄,不比他们丰厚。也知惭愧是皇恩受。(赵盂坚《感皇恩·初任官所为慈闱寿》)又如:(3)这开封府王条清正,不比那中牟县官吏糊涂。(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4)A戒道:“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五六回)其中的“Z”’也可以省略,这时“X·Z’,不比1Y·Z”就变成了跟否定性差比句式在形式上相同的句式(当然句义并不相同,前者重在说明差异,后者重在比较差距。详见下文)。如:(5)种德阴功,自有多男报。还知道果生蓬岛,不比人间早。(刘胜己《点绛唇·代作,贺生子》)(6)要说那“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这段话文不比曹丕忌刻,也没子建风流,胜如紫荆花下三田,花萼楼中诸李。(《醒世恒言》卷二)例(5)中的z’省略,“果生蓬岛,不比人间早”,据词注可知,实是说“果生蓬岛(迟),不比人间(那么)早”,而不是“果生蓬岛,不比人间(更)早”之意。例(6)中“这段话文不比曹丕忌刻”,是说“这段话文不比曹丕(那么)忌刻’,言其不同,而不是“这段话文不比曹丕更忌刻”,言其程度高下之意。在《红楼梦》、《歧路灯》和晚清小说里也有这样的例子,如:(7)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画。(《红楼梦》一0九回)(8)王氏道:“我想当下且请送喜盒的客,但家中不比前几年丰厚,还要费个周章,你看怎的料理?”(《歧路灯》七七回)(9)(太太)道:“我可不比老爷好伺候,你们若有三条腿儿,尽懒!”(《孽海花》一四回)在现当代作家笔下,也不乏此类用例。如:-(1o)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样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鲁迅《在酒楼上》)-24-(11)赵子日真为难了:带她回家,军官不是好惹的呀!虽然我不怕打架,可是有手枪的人们不比老校长们那么老实呀!(老舍《赵子日》)(12)我只能对你说,你可千万别告诉李应,他的性情并不比你温和。我不怕死只怕死一个饶一个不上算,不聪明。(老舍《老张的哲学》)例(ao)中的“不比”可用“不像”替代,该句是说“这里的积雪滋润,不像朔雪那么干”,一个滋润一个干,二者不同。例(12)是李静对王德说的话,“他的性情并不比你温和”是说李应的性情急躁,不像王德温和,所以李静嘱咐王德别把这事告诉李应。又如:(13)她把手伸出去,那顶小的鹳鸟就最先同她握手了。其他两个见阿丽思小姐不比傩喜先生伟大得可怕,就也同阿丽思小姐握手了。(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14)殿上不比玉虚洞前空阔,挤满了道人,北斗阵法施展不开。(金庸《神雕侠侣》)(15)江南乡间处处稻田桑地,水道陆路纵横交叉,不比北方道路单纯。(金庸《天龙八部》)例(15)的意思是:江南乡问水道陆路纵横交叉,而北方道路则单纯,所以江南乡间道路和北方的不同,不像北方的那么单纯。这种表示陈述差异的“X不比1Y·z”句式在现代文献中并不多见,可能与表示同样意思的“X不像Y·Z”等句式的兴盛以及“X不比Y·Z”旬式的歧义性②有关。二陈述差距“X不比2Y·Z”区别于“X不比1Y·Z”的最重要的特点是:Z前可以加上“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的副词“更”,但不能加上指示性质、程度等的“那么”,可见是比较高下而非言其差异。旬式中的“z”是比较点,不一定是比较标准Y的属性。它的否定词“不”否定的是“(X)比2Y·Z”,而不是否定“比2”。“X不比2Y·Z”表示的是对“比较对象X与比较标准Y性质程度上的差距(即在Z这个比较点上,X<Y)”的陈述。如:(x6)我们谈到青岛的四季,两年前她还到过青岛看樱花,以为樱花和别的花都并不比北平的花好,倒是那个海有意思。(沈从文《水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