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般几个月会抬头,如何让宝宝练习抬头
刚满月的豆豆俯卧在床上,妈妈拿着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逗趣着,试图让儿子抬头看看。豆豆像个小海豚似的,埋着脑袋左右挣扎,身体也不自觉地扭曲用劲。
“真棒,加油,脑袋抬起来”老母亲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停地给孩子鼓励加油。两分钟过去豆豆显然“油量告急”,小脑瓜侧卧在床上一动不动。豆妈继续用玩具吸引,但宝宝却不愿配合,哇哇大哭起来。日常的抬头训练再次以失败告终,妈妈嘀咕道“宝宝你什么时候才抬头呢?”
孩子的人生之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似的成长标记,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如豆豆妈妈一样,每位母亲都怀着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对宝宝成长进度十分在意。父母作为这条路上的指明灯,操之过急地“揠苗助长”,不仅会阻碍小孩正常发育,甚至适得其反。对于宝宝抬头,家长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过早过晚都不合适,否则将会影响孩子正常健康成长。
01抬头需要的身体基础,不宜过早训练
宝宝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抬头作为他们获得的第一项技能,需要身体形成第一个弯曲——颈曲,以及颈部肌肉和双臂力量的支撑。对于新生婴儿来说至少三个月后才可达到颈曲成型,并且需要一定锻炼来增强力量,比如让宝宝趴着玩耍,多做挺胸,俯卧等动作。
一个月内的婴儿只能俯卧,本能地挣扎使面部转向一侧,无法主动抬头。到两个月时能稍微抬起头部和前胸部,而三个月后宝宝基本抬得很稳。家长在前三个月便着急让宝宝做抬头训练,此时颈部肌肉未发育完善。脆弱的颈椎和颈部不堪负重,有可能造成脊椎弯曲,变形的情况。所以父母切不可因一己之心,揠苗助长。
02过晚抬头,家长要警惕
如果宝宝3-4个月的时候始终不会抬头,并且毫无迹象,那么父母就需要警惕,寻找原因,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抬头太晚有可能是娃儿太胖、家长疏于给宝宝锻炼,或者缺钙。结合自身喂养情况,如果家长可以排除这些原因,那就需要慎重检查孩子是否存在发育异常。宝宝抬头和其运动功能发育息息相关,而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的成熟程度与运动功能发育密紧密相连。换而言之如果小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缓慢,或末梢神经、肌肉、韧带等出现异常,那它们就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
03正确训练宝宝抬头
“在合适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抬头锻炼可以增强宝宝肌肉力量,促进视觉发育、血液循环,提高肺f活量,家长学习以下几点,帮助孩子学会抬头。
训练一:在精神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大人锻炼需要做热身项目活动筋骨,而宝宝在学习抬头则需做好精神准备。婴儿期的小猪猪们长期处于睡觉状态,精神迷糊,持续战斗力弱。训练期间宝宝需要趴着,这对小娃娃来说算是个体力活,并且纍了趴久了就会想入睡。孩子一旦犯困就会心声抵触,不愿配合,因此爸妈要尽量选择“小运动员”精神状态良好、心情愉悦的状况下进行锻炼。
训练二:随着宝宝月龄增长,改变训练方式
三个月前学习俯卧抬头。婴儿趴在床上,或者父母的胸腹处,用玩具、新颖的声音引诱小孩抬头。父母也可以尝试通过按摩宝宝颈部和背部,用身体刺激诱导他们做抬头反应。
三个月后进行竖抱抬头训练。家长抱起孩子,一手扶住宝宝头颈,另一只手托住小屁股,将宝宝的头趴在大人肩膀上,保证双方胸部紧贴。手法轻柔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让婴儿尝试90度抬头,扩大视野,发现新世界。
训练三:锻炼之后的放松
做完剧烈运动之后,最好休整小段时间后再休息。对于小家伙们而言,抬头这项剧烈运动,花费了他们不少精气神儿。经历了父母的一番折腾,宝宝们元神耗损,面露疲惫,父母可以轻抚宝宝后背,让其背部肌肉得以放松。同时毫不吝啬地表达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心情舒畅。稍作休整和恢复,家长再将孩子放至床上休息。
结语:宝宝发育进度各有不一,家长要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身体基础,顺应自然的生长规律,不过早干预也或放任不管,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健康长大,这不仅是子女的成长过程,更是亲子关系的修行之旅。“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觉醒”,做个耐心守护、明智远见的父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