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本关于孝心的书,一片名篇也行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大目干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
佛告目莲。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盆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可尔不。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尔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tieba.baidu.com/f?kz=112186158《盂兰盆经》,又称《盂兰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师月支人世居敦煌。八岁出家师事竺高座。姓纯良而好学,每日诵经数万言,并博览六经,涉猎百家。是时关内京邑虽礼拜寺庙、图像,但各种大乘经典未备,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随师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国语文,携回大批梵本经文,于长安、洛阳,专事译经。所译经典有《光赞般若》、《正法华》等大乘经典一百六十五部。是西晋时代最伟大的译经家,世称敦煌菩萨。
盂兰盆又作乌蓝婆拏,意译作倒悬,又称盂兰盆会、盆会。是梵语avalambana(倒悬)的转讹语,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之极。
本经属方等部经典,内容主要记述佛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亲堕在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目连见已,以□盛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炭火。目连为拯救母亲脱离此苦,乃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陀指示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此日乃安居结束之日),以百味饮食供养三宝,能蒙无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目连遵照佛陀指示,于当日设斋供僧,其母即得脱离饿鬼之苦,往生天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