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思贤如渴的意思解释

思贤如渴的意思解释

发表时间:2024-07-12 03:44:58 来源:网友投稿

思贤如渴汉语成语,拼音是sīxiánrúkě,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梁书.卷三○.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启翁,你看他是如何思贤如渴。

(1)(形声。字从贝从臤(qiān),臤亦声。“臤”本义为“驾驭臣属”,引申为“牢牢掌握”。“贝”指钱币、财富。“臤”与“贝”联合起来表示“牢牢掌握财富”。

本义:量入为出的人。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善于理财的人。

理财家。引申义:1.会精打细算。会量入为出。会过日子。2.有理财能力。3.有才能。4.有才能的人。转义:多财)

“贤”的本义是管理钱的人。多财即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来。

左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意为“奴隶的眼睛”。右边的“又”,是手。下面的“贝”,是钱。眼睛和手控制钱。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谓贤。(2)有德行;多才能[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东汉·许慎《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吾(袁可立)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对人的敬称[mydear;usedforpeopleofthesamegenerationorlower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侄的敬称);贤弟;贤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