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求翻译文言文,关于张昭的

求翻译文言文,关于张昭的

发表时间:2024-07-12 03:58:55 来源:网友投稿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苏铜山县治)。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孙策创立帝业时,就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郞将,不论政治或军事,孙策全都托付给张昭办理。孙策弥留之时,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领众属下立了孙权,加以辅佐。上表给汉朝廷,又移送公文到各属城,内外的将领校尉,都命令他们各自奉守职责。孙权因为哀痛兄丧没能亲自视察政事,张昭就向孙权进言道:“做人家后辈的人,主要的要能担当起先朝轨业,将先人遗绪加以恢宏,以完成功名大业。如今天下沸腾,满山都是盗贼,孝廉哪能卧伏悲戚,逞匹夫的私情呢?”就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军出巡,然后众人的心才晓得有所归属。张昭还是做孙权的长史,授受的职权一如从前。

孙权每次去打猎时,常常骑着马射杀老虎,老虎也常突然向前攀住马鞍。张昭变了脸色向前说道:“将军哪里值得这样做呢?做一个人君的人,是说能驾御英雄,任用群贤,哪里是说在原野上驰逐,和猛兽一较勇力的呢?一旦发生祸害,怎奈天下人的嘲笑?”孙权向张昭道歉说:“年纪轻,考虑事情不够深远,这件事我对您觉得很惭愧。”张昭虽然极力进谏,孙权常笑而不答。

起初孙权要设立丞相,众议归属张昭。孙权说:“现在天下多事,统领的人责任重大,这样并不是对他优厚啊!”后来孙邵死了,百官又推举张昭,孙权说:“孤岂是对子布有所私爱呢?担任丞相的事很烦杂,而此公性情刚直,臣下所说的话,他不采纳,就会产生怨责,这样并不是对他好呀!”就用了顾雍为相。

张昭每次上朝进见,辞气壮厉,脸上透出一股正义,曾因直言违逆了旨意,宦官不让他进见。后来蜀国使者来,称扬蜀的美德,而吴国群臣没人能屈服他,孙权叹息道:“假使张公在坐,蜀使不屈服也会丧气,哪能再自夸呢?”次日,派遣中使慰问,借以请见张昭。张昭避席道谢,孙权跪下来止住他。张昭坐定抬起头来说道:“以前太后、桓王(孙策)不把老臣属托陛下,而把陛下属托老臣,所以我想要竭尽臣节,来报答他们的厚恩,使我死了以后,有可称说之处,但是我的思虑浅薄,违逆了盛旨,料想定会深自沉没,必死无疑,没想到又蒙引见,得以侍奉在帐下。但是臣愚钝之心所以事奉国家的心志,在于忠诚益国,竭尽生命而已。如果要我窃取荣华,苟合取容,这是臣做不到的。”孙权向他辞让道歉。

张昭容貌矜持严肃,很有威风,孙权常说:“我和张公说话,不敢妄言。”全国的人都怕他。年八十一岁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死。遗言命人头束幅巾,棺木不必加饰,以常服入殓。孙权穿丧服来吊丧,谥为文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