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考的论文
上午52分,下午46分,成绩不算好,但我已经对它很满意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我考试前的大学三年时间没有一台像样的电脑是属于我的。唯一的一台能让我拥有自主权的电脑是这样的:主频133M,内存32M(显存分掉1M),硬盘1G(还有坏道的几十兆),这台电脑都还是女朋友的。
但因为我她基本上没用,所以我自己觉得很对不住她,还好我考过了,也算是对她的一种安慰吧。电脑用到后面,连鼠标都坏了。呵呵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奋斗的。当然对什么路由器(包括ADSL路由器),交换机,我就根本没见过,也没碰过,就连网线我都没做过,所以我认为我是那些幸运儿中的天使。但你们不要认为我是书里虫,我只是没机会,一旦给了我机会,基本上很多我还是会的。
说以上这些我是希望正在奋斗考试中的朋友门不要抱怨自己的什么环境不好,比起我来,我相信你们好多了.首先对自己的准备要充分地估计好。时间不要太长,很容易拖垮自己的意志;更不要太短。我认为一般50天比较合适,40天作为学习基本知识,10天作为辅助学习及考试模拟练习,给自己一个计划,每天保证质量完成,最好找一个和你一样要考试的人一起复习。中国的考试都这样只要看书,一定能成功.我暑假时就这样和另一个考高程的同学一起,大家相互鼓励,结果他过了高程,我过了网设。
一般说来一天复习时间在4-6个小时最好,早上2小时,下午1-2小时,晚上1-2小时,时间太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但如果不给自己时间看书那一定是坏事,千万不要给自己放周末.把自己要看的书分为几类,没必要一天都看同一类别的书,强调分类,我是按照基础知识,加密原理,CISCO,Unix/Liniux,ATM,程序设计。当然你也可以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类。下午的题可能和平时积累有关。如果经常有同学问你一些实际的问题,那么你在考试的时候就要轻松些。
比如说去年考的“NETBIOS工作在第几层”【3分】我只记得一个“NETBIOS会话”的概念。学会分析从自己记忆中去搜索和其有关的一个名词,然后列出来排除不对的。考上午的时候不要过分自信,做完后可以多检查几次。去年我半小时就做完了,但最后我用了1个半小时去校正。毕竟自己既然辛苦了这么久,何必去抢这点时间。下午考试时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点很重要,我考试时看到了Java,VPN等知识时都麻木了,但我在坚持,当时我信念就是一定要过,我是优秀的。我用C的思维去写Java的试题,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我是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完了。不管做出来的结果如何,它都为我通过网络设计师铺平了道路。
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人在还没考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什么都不懂,但他也不去看书,仿佛是在等天上掉下来分一样,这样是绝对不行的。对上午题我认为以下是重点之重,①1-7层工作原理②CRC(海明)校验③IP,submask的算法④IPv6⑤以太网(令牌环网)相关计算⑥ATM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层次⑦802.3和以太网,802.4和令牌环网,802.5和FDDI之间的区别⑧DES,RSA等。当然并不要只看这些,而是要详细的看,其他知识也会考。有些东西是只要求我们掌握概念,有些东西就要求我深入理解,如果你看过过去的考试,就会知道哪些该看深一点,哪些只用看看概念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如果自己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就看看一点表面上概念之类的知识或者干脆就放弃,不要让某些并不怎么占分的知识耗掉自己太多时间。毕竟我们的现在的时间很有限。
下午很多人认为和实践联系很大,我不否认,但也不向你们想象中那样,就去年的题来说我认为至少有40分的题是相对不难的。比如什么NAT虽然我们不清楚,但要是你平时看过书的,对他都有点印象,用简单但不科学的话去理解NAT就是把一些公有IP按着一定的方式去映射成一个私有IP,就这么简单是不。
然后用自己的话在添一些就回答正确了。而后面的CISCO看起来很难,其实也不,因为它的每个空的答案基本上都在它后面的说明中,比如一个SETHASHHD5,是的,我不懂,但HASH和HD5我们都知道,再看看后面的说明,很容易就想到是对HASH的离散数列用HD5加密。VPN的确很难,但我们考的又如何,只要我知道它的原理了,综合一下去叙述就可以了。总的说来下午的考试考的就是我们是否能承受住压力。不要在还没做的时候,自己就放弃了。考场的气氛不要让自己搞的太严肃,我当时还开玩笑的给我前后同学说抄他们的,结果我还是没抄他们的,看过分后我很庆幸,他们一个30多,一个只有9分。所以考试也不要想象成很好考,平时可以找到一些组网方案,CISCO命令(记住就可以了,上午也重要)和一些其他与实际有关的题看看。最后考试的时候如有不会做的,尽量想一个较好的答案,文字性东西,不求精,求全,多写几个字,浪费不了我们几分钟,而且老师也不会扣我们分,相反如果你答到和答案挨边时还会给我们分。上午题不清楚的题最好都找一个选,去年关于无线通信没我全选D。因为我全都没看。下午题可以找一些专科教材看,我觉得那些教材应付我们的考试很不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