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电化学测量
地电化学找矿方法是由苏联地球化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的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元素赋存形式法、热磁地球化学法、扩散提取法和部分金属提取法等。其中部分金属提取法是其核心,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通过测量土壤溶液的导电性来发现隐伏矿体,叫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找矿法;二是以电场形式激发,以物质形式记录电化学反应结果的方法,叫地电提取测量找矿法。地电提取的离子不仅与近地表次生晕有关,而且还能反映来自深部的、与矿体有关的离子晕。因而发现地电提取离子异常,就可达到寻找盲矿的目的。
2004年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对安坝矿段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工作。沿勘探线共布置了3条剖面,线距为400m,点距为20m,测量结果如图10.24所示。从图10.24可以看出,分布于矿带南北两侧的305#脉群和311#脉群均有较好的金电提取异常显示,而且异常与已知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地电化学法能够明显地反映出矿致异常。
另外图10.24还显示在两个矿脉群之间还存在3条金异常带,反映出在305#脉群与311#脉群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金矿脉。该结论在2005年及其后的勘查中得到证实。
总之地电化学方法对于埋藏较浅的金矿盲矿体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该方法所圈定的异常带覆盖面积过大,对矿脉定位还不够准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结合控矿构造分析进行综合研究。
图10.24阳山金矿区地电化学异常分布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