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当父母不喜欢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会是这样的吗

当父母不喜欢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会是这样的吗

发表时间:2024-07-12 05:38:17 来源:网友投稿

李响读小学了他的妈妈非常烦恼,逢人就开始诉苦,原来是因为李响不喜欢读书。

本来上小学之后,孩子的学习量和阅读量都应该增加,但李响却一点儿也不喜欢读书。有一次老师让班里的同学去图书馆借一本课外读物回来读,由于不喜欢读书,但又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李响只好跟着同学到了公共图书馆。

之后就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别的同学都在找最优秀的课外读物,而李响却在忙着找一本最薄、最简单的读物。这让图书管理员很诧异,而李响对这件事的解释就是“阅读枯燥无味,太令人生厌了。”

难怪李响的妈妈会烦恼,孩子不喜欢读书,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知识储备都是很不利的。

因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不顾一切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提高知识修养和学习能力。

但事实上有些孩子是不爱看书的。

对此一些家长就认为,是天生原因,孩子天生不喜欢读书,谁也没办法。

但其实把孩子不爱读书归结为天性,是不对的。

孩子不爱读书跟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这么说每一个讨厌读书的孩子背后都有讨厌读书的父母。

我们已经知道,孩子小时候的模仿对象和榜样人物就得父母。生活中如果父母想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好习惯,就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那么可以试想,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和父母从来都不读书的家庭,孩子是很难知道阅读为何物的,更无法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有人曾针对两所家长来源差异较大的小学进行了调查,A小学的家长多来自高校,在家中他们有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和写作;B小学的家长多数是普通工人和售货员,在家中的时间几乎都用来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等。

调查结果发现:A小学的孩子产生自发阅读和书写的时间比较早,而且普遍认为阅读和书写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B小学的孩子产生自发阅读和书写的时间则较晚,且多数并未将阅读和书写当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研究者随后要求B小学学生家长每天都在家中阅读20分钟,可以阅读报纸、书籍等,但必须在孩子面前进行,并且阅读时要表现得专注而且满足。

这样坚持了几个月之后,B小学实验组的学生自发阅读的行为明显增加,并开始认为阅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了。

他们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最近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都有所提高。

因此父母对书籍和阅读的态度会直接传递到孩子身上,孩子之所以不喜欢读书,是不是因为大人从来都没在家里或者在他面前读过书呢?

大人一般都工作繁重,或者因工作环境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生活内容,但无论如何,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沿袭到喜欢阅读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

除了父母以身作则,把自己喜欢阅读、喜欢书籍的习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不再厌书之外,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跟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

要知道亲子阅读是最佳的父母与孩子交流、培养感情的方式,同时还能让孩子感觉到阅读的美好,从而喜欢上读书。

平常周末或者假期时,多跟宝宝一起逛书店、去图书大厦,就算自己不买书,也能传递给孩子一种阅读的气氛;在家没事的时候,拿出一本有趣的书跟孩子一起阅读或者讨论,也能增加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并想当然地认为父母是爱书的,自己也要爱书等。在这样的习惯化行为中,孩子就会慢慢地爱上书籍,喜欢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