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作为教师招聘的必考考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这一知识点可以按照时期、总体特征、朝代、教育场所、教育内容和教育特征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那么如何做到清晰明了呢?在此特别帮您进行梳理。
一、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以夏朝为开端,分为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和封建社会(战国、汉、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大致以鸦片战争1840年为始。
二、总体特征首要先从总体特征上区分三个时期的教育。
本人将总体特征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有无教育现象、有无教育场所、有无教育制度,有无阶级性和等级性,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和方法。
下面分别从四个维度上说明三个时期教育的总体特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无学校、无学制。第二无阶级性、无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有学校、无学制。第二有阶级性、有等级性(等级性在封建社会才出现)。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有教育、有学校、有学制(1905年)。第二无阶级性、无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生产性。第四教育内容和方法多元化。其中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特殊记忆,总结为“全民多现身”的口诀,分别是全面性、民主性、多元化、现代性和终身性。
三、朝代朝代主要区分古代社会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春秋之前包括春秋,属于奴隶社会。战国之后包括战国,属于封建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