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简单介绍流土现象和管涌现象及其异同

简单介绍流土现象和管涌现象及其异同

发表时间:2024-07-12 08:27:57 来源:网友投稿

管涌现象: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也称翻沙鼓水。涌水口径小者几厘米,大者几米,孔隙周围多形成隆起的沙环。

流土现象:在渗流作用下,某一范围内土体的表面隆起、浮动或某一颗粒群的同时起动而流失的一种沙沸现象。在渗透力作用下,土体中的颗粒群同时启动而流失,它可以发生在非黏性土中,也可以发生在黏性土中。在渗流力作用下,粒间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群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称为流土现象或流砂现象。

相同点:

1、在渗透作用下引起的。

2、水力梯度增大引起。

3、细小土颗粒即悬浮流动引起。

不同点:

管涌形成原因

(1)堤坝、水闸地基土壤级配缺少某些中间粒径的非粘性土壤,在上游水位升高,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推动带走形成管涌;

(2)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层,上面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

(3)工程防渗或排水(渗)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

流土形成条件

岩性:土层由粒径均匀的细颗粒组成(一般粒径在0.01mm以下的颗粒含量在30%~35%以上),土中含有较多的片状、针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和附有亲水胶体矿物颗粒,从而增加了岩土的吸水膨胀性,降低了土粒重量。因此在不大的水流冲力下,细小土颗粒即悬浮流动。

水动力条件:水力梯度较大,流速增大,当沿渗流方向的渗透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时,就能使土颗粒悬浮流动形成流土,可以用公式判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