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云的故事400字
关于马云的
4
个故事
之一:中国黄页从看不见开始
1995
年
8
月,杭州。马云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在摄像。
486
电脑电话拨号到上海电信,
连接成功。
三个半小时之后,
杭州望湖宾馆的网页下载完毕。
指着从美国西雅图传回来的图
片和简介
马云很自豪
很兴奋
他证明了他没骗大家,
他证明了
Internet
的确存在
……
1964
年
9
月
10
日,马云生在杭州。父母是半文盲。马云英文很好,
13
岁起骑自行车带着老外满
杭州跑;数学很差,敢考
1
分;自幼习武,喜欢打架,打得缝过
13
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
杭州八中。
18
岁,当他想上北大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
19
岁,再次参加高考,
再次落榜;
20
岁,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因同专业招生不满,
后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
1984
年,考上大学,只论英语,马云从此如鱼得水。很快当选校学生会主席,随后当
选杭州市学联主席。
1988
年毕业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教英语,每月
89
元工资。
马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
1992
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
翻译。海博第一个月全部收入
700
元,房租
2400
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
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马云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
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
1994
年海博持平
1995
年开始赚钱。海博翻译社赚钱之后,马
云就没再管它。
1994
年圣诞节后一周,杭州电子工学院。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在和马云聊互联网。
两个都不懂互联网,但这并不妨碍,比尔讲得很激动;也不妨碍,马云听得很激动。此时的
马云已经决定创业。
“
此前教给学生的东西都是从书本上贩卖而来,是在误人子弟。没意
思。
”
马云在找机会。
1995
年初马云受托,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
资,未果。马云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比尔。信仰互联网的比尔领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
ISP
公司
VBN
参观。
两间很小的办公室,猫着
5
个对着屏幕不停敲键盘的年轻人。马云不敢碰电脑。公司的
人说不要紧,你就用吧。公司的人打开
Mosaic
浏览器键入
Lycos.com
,对马云说:
“
要
查什么你就在上面敲什么。
”
马云在上面敲了个
beer
,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
啤酒就中国啤酒。马云敲
Chinese
,返回是
nodata.
,马云又敲
chinahistory
,找到一个
50
字的介绍。
马云问:
“
为什么有些能搜索到,有些搜索不到?
”
公司的人告诉他:
“
要先做个
homepage
,放到网上去,然后全世界人都能搜索到了。
”
马云马上想到应该给海博翻译
社做个
homepage
。上午
9:30
,马云守在机器旁,等着海博翻译社网页完工。按照马云的意
思,制作人员在海博翻译社网页写明了报价、电话和信箱。中午
12:30
,马云离开。晚上
马云回来收到
5
封回信。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格,最后一封来自海外的
华侨是个留学生,他对马云说:
“
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
”
马云感到了互
联网的神奇他兴奋地对
VBN
公司说:
“
你在美国负责技术,我到中国找客户。咱们一起来
做中国企业上网。
”
1995
年
3
月夜。杭州马云家坐着
24
位朋友都是马云
4
年来在夜校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
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
Internet
的商务需求。马云在对他们说:
“
我要辞职干
Internet
。
”
马云开始宣讲
Internet
。马云讲了整整两个小时。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同样
糊涂。
马云讲完
朋友们问了
5
个问题
马云都没答上来。
23
位朋友反对马云干
Internet
:
“
你
开酒吧开饭店,办个夜校,都行。就是干这个不行。
”
只有一个人说:
“
你要是真的想做
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
”
马云没听他们的,
第二天一早
立即向学校辞职,
然后
自己拿出六、
七千元
向妹妹、
妹夫借了一万多,
凑足
2
万元。
然后
马云给杭州电子工学院计算机教师何一兵打了电话:
“
你
听说过
Internet
吗?我们一起干
Internet
……”
1995
年
4
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
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此时离中国电信通互联网还有
4
个月。
1995
年
5
月
9
日,
中
国黄页上线
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
他的生意经是,
先向朋友描述
Internet
怎么怎
么好然后向要他们资料,通过
EMS
寄到了美国
VBN
将
homepage
做好打印出来,
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并告诉朋友在
Internet
能看到。此时
离中国能上
Internet
还有
3
个月。
不能实际地看到,朋友怀疑马云在编故事。马云说:
“
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
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没有,那就算了;如
果他说有
证明有了
你要付我们一点点钱。
”
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
一个
homepage
3000
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
2
万元其中
1.2
万给美国公司。
1995
年,互联网上的中国网站太少,中国黄页效果很好。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能看到
的唯一的中国宾馆,
时逢世界妇女代表大会,
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
专程过去看看望
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上线之后,留得是家里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
之二:北京连着两次舍弃
1999
年初。夜。大雪。北京小酒馆。马云和
18
个手下不停地喝酒,吃肉,一直到醉,
然后唱《真心英雄》
,说长相聚,多开心
……
天亮了马云提议爬长城。长城上终于有
人忍不住嚎啕大哭。
“
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
却什么也都不到?
”
马云无法回答,他忍住伤
心,发誓要建立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网站。马云指着长城上的
“
张三到此一游
”
,
逗趣:
“
这是中国最早的
BBS
。
”
那晚
8
时,马云和
18
个手下跳上北京开往杭州的列车,挥手
南下
……
中国黄页上线后,
马云带何一兵到北京拜会当时的互联网偶像张树新。
张树新很忙
她
花了半小时见马云。从瀛海威出来,又望了一眼那块著名的
“
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离还有多
远
”
牌子马云对何一兵说:
“
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
”“
第一、
她的观念我听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业上网,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网。
”
1995
年
7
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美
其名曰
“
金鸽工程
”
。
《钱江晚报》记者文敏、周丹以中国最早的政府上网工程为题大篇幅报
道。文中说
“
为金鸽工程下一步的技术问题,总经理马云已飞赴美国
……”
杭州出名之后,马云要进一步在全国成名。
1995
年
12
月,他再次来到北京,通过朋友
介绍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一名司机。马云将稿件递给司机,同时塞给他
500
元钱。
“
不
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
”
司机很有能耐,发了
5
个媒体还上了《中国贸易报》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