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鱼的品种概述
蓝斑蝴蝶鱼ChaetodonPlebeius(Cuvier,1831):分布于中国南海诸岛、台湾海域,及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成鱼为黄色头部有一经眼部的黑色条带。尾柄根部有一蓝斑,体侧有20多条棕色纵纹之间有一蓝色斑块。桔尾蝴蝶鱼Chaetodonchrysurus(desjardins,1833):分布于中国南海西沙、东沙及南沙群岛海域、台湾海域、热带印度洋、红海。鱼体侧鳞片边缘有一棕红色线纹相连,臀部鳍条后部和尾部有月形桔红色大斑。早在19世纪,欧洲学者在马达加斯加首次发现这种鱼,便起名为马达加斯加蝴蝶鱼。桔尾蝴蝶鱼是蝴蝶鱼中最小的一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主刺盖鱼Pomacanthusimpertor(Bloch,1787):分布于中国南海诸岛、台湾海域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成鱼体侧而高,呈长圆形至圆形,有数十条深黄色的纵纹,尾柄为黄色。因此又称为条纹刺盖鱼。麦氏蝴蝶鱼Chaetodonmeyeri(BlochetSchneider,1801):蝴蝶鱼科蝴蝶鱼属。分布于台湾海域、西太平洋等珊瑚礁区域。鱼体侧扁适宜在珊瑚丛中来回穿梭,它们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缝隙里。黄尾蝶鱼;拉丁名:Chaetodonxanthurus(Bleeker,1857):蝴蝶鱼科蝴蝶鱼属。分布于台湾海域、西太平洋等珊瑚礁区域。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过头部的黑色条纹之中,而在尾柄处或背鳍后留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伪眼,常使捕食者误认为是其头部而受到迷惑。马夫鱼Heniochusacnminatus(Linnaeus,1758),蝴蝶鱼科。分布于我国西沙南沙和台湾海域,在东非至夏威夷海域也有分布。俗称关刀蝶是暖水性中小型珊瑚礁鱼类。背鳍第四鳍棘及鳍膜呈长鞭状,体为淡黄色,头部为灰黑色。甲尻鱼Pygoplitesdiacanthus(Boddaert,1772),属蝴蝶鱼科。分布于我国南海诸岛、台湾海域、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成鱼为土黄色,体侧有8条黑边的蓝紫色横条带,从背鳍基部向下方至腹侧,前鳃盖骨后缘有细小锯齿,下方有一对强棘。黄带长吻蝶鱼,Chelmonrostratus(Linnaeus,1758),蝴蝶鱼科钻嘴鱼属,分布于台湾海域、西太平洋等珊瑚礁区域。雌雄辨别容易,从尾部看,雄鱼鳍膜较短,鳍条突出呈长须状,体色较深,而雌鱼有明显的不规则花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