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辽宁东立实业集团的创始人

辽宁东立实业集团的创始人

发表时间:2024-07-12 12:25:19 来源:网友投稿

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韩东立,1986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抚顺市十三届人大代表、清原满族自治县政协常委;辽宁省优秀民营企业家(2005)、入选中国优秀企业家数据库(2006)、抚顺市明星企业家(2006)、辽宁省第二届创业企业家(2006)、2007年荣获辽宁省“五·一”奖章。2008年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现任辽宁东立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96年以来,韩东立坚持走艰苦创业之路,坚持“兴办实业、报国安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大力发展经济实体,逐步做大做强,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胸怀,坚持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在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抗洪救灾、扶贫助学等方面,为政府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十年创业他上靠党的政策、下靠职工群众,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一)、创办实体、发展经济辽宁东立集团的前身——抚顺市东立矿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创建企业以后,由于他懂经营、会管理,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积少成多,把有限的积累都用在发展上,先后采取收购、兼并、新建等办法,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年都有新发展,产量和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已发展到11个铁矿,总资产达3.3亿元,年收入30,426万元,上缴税金2,891万元。矿山企业初现规模。2003年12月,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国有企业转制,出资5,299万元全资收购了抚顺大伙房水泥有限公司,企业转制后迅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扭亏为盈,转制一年后于2005年4月,又投资2亿4千多万元,对水泥公司的旧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经过14个月的努力,建成了一条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年产127万吨水泥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6年6月30日投产。2004年3月,又出资1,890万元,承债式全资收购了抚顺晶花产业用布有限公司,转为民企后,迅速恢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重新开拓市场,现产品已打入美国、日本、欧洲、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二)、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集团所属各企业招用的员工,大都是原企业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力,11个铁矿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力850多人,两个工业企业共安置下岗人员1030多人。企业与再就业人员全部签定了劳动合同,全部参加了社会保险,从而保证了转制企业的稳定。(三)、抢险救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05年“8.13”洪水过后,在市场建材短缺、水泥涨价的情况下,他主动向政府和社会捐赠水泥3,000多吨,价值120多万元。其中向政府捐赠2,000吨用于抢修水毁公路和民房;为望花区中小学校捐赠1,000吨,帮助重建校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又主动为灾区捐款70余万元。同年又向公汽总公司捐款44万元购买新公交车。2009年又捐款50万元开展蓓蕾生命救助活动。(四)、捐资助学,帮助公安系统加强基层建设韩东立热心关注教育事业,尤其关注农村孩子教育,他主动向清原县敖家堡小学捐赠100套桌椅,还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5名中小学生。2007年8月,他还主动招聘2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2006年,他得知全市公安系统加强基层建设资金不足,主动向市公安系统捐资100万元,支持加强公安基层建设。(五)、情为民所系、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集团所属企业的员工大都是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力,韩东立怀着对员工的一片深情,不仅让这些人有业可就,而且还实实在在的让员工得到实惠,1900多名员工,月平均收入在1,300元以上,既解决了员工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他们收入低的困难,还为他们全部参加了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后顾之忧。水泥公司的员工说:“韩东立董事长一心想着我们工人,他出资两个多亿为企业搞技术改造,完全是为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使我们比‘端铁饭碗’时还好还稳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