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物理劳技课是什么

物理劳技课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2 12:43:02 来源:网友投稿

劳技听课心得体会   感受之一,关于劳技学科性的定位。由于劳技没有专业毕业的教师,劳技设计的内容又相当广,比如电子,手工制作,烹饪等有好多版本的书,因此学校基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他学科的老师来上,比如科学老师,或者美术老师来兼任劳动与技术课。但是每门学科都有它们自己的要求和任务,而本学科的老师在兼任其他课时往往将兼课的课程也上成本学科的内容。这次听课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杨老师上纸造型纸的立体构成课时,就有点偏离本学科,没教给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以构思,创作等为目标来设计整堂课,使劳动与技术的目的性和学科性不明显。   感受之二,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平时过硬的基本功才能把课上好。如果自己也不会操作,师基本功不扎实的话,也就无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听的第一节《印章雕刻》,褚老师他自己的基本功非常好,整堂课里面的技法教学基本都是在自己动手示范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印章雕塑的技术知识。在教学中学生一阵阵的“哇”声体现出他们对此课的喜爱程度。   感受之三,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语言、声音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所。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声音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王老师的《三面图》这课,整个课的结构非常严谨,内容也很丰富,可是却失败在语言、声音上。也许王老师那天太累了,再就是凑巧那个班级的学生太多了有六十几位,至使王老师的声音显得偏轻,缺乏些激情。   感受之四,合理运用,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克服传统教学的弱点,可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但过分的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其实是大错特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劳动与技术教学也离不开多媒体的手段,主张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但也不能太过。回顾这两天的优质课,每位老师都用到了多媒体教学,并且所做的课件也都很漂亮。但本人认为有几位老师就用的过火了些。劳技的特点是要我们动手进行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些技能技巧技术性问题;可有几位老师,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动手示范,完全依赖多媒体通过视频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直接动手跟着视频里的示范动作去操作,没有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极点。我想如果这几位老师将视频部分省略掉,然后自己亲自动手示范教学可能效果就好的多。或者视频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播放,以方便有个别学生还不会操作时起巩固作用。   感受之五,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授课效益的必要手段,有人称它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对于劳技这门特殊学科,板书可能不会很多,但也很重要。板书在劳技中可以解释一些基本的原理和需要操作的方法步骤,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点。温州钟老师的那课《花儿朵朵开》,课件以及其它教学方面上的都很好很突出,唯独缺了板书,至使整堂课有了些许的遗憾。而王老师的课板书设计就很有趣味性,变体美术字在板书里的应用让人耳目一新,印象很深刻。因此精彩的板书在教学中也不可忽视。   感受之六,合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安排好课的结构对上课也非常重要。这次《印章与雕刻》这课,由于内容太多,拖堂大概五分钟。《魔术纸条》这课却提前六七分钟就结束了。这两堂课显成鲜明对比,可见把握一堂课的时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拖堂和提前都不可取。其实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需要注意,拖堂和提前的原因可能就是重难点制定的不到位有关系。   感受之七,有的时候学会放弃,也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风筝制作》这课,本人认为上的还真不错,教师基本功扎实,上课条理清晰,唯独课的容量太大;给人的感觉是面面具到,精彩的东西都舍不得放弃,反而顾此失彼,结果最后作业完成的不怎么好。学会抓大放小,抓住重点,其余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这也不肯舍那也不愿丢,导致重难点不突出,反而不好。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么样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么样合理运用多媒体?本人对以上几点提出看法,其实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提醒自己平时在上课中需要引起注意。在此向每位上课的老师学习,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