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的常用方法
氧疗法\x0d\x0a有普通给氧和特殊给氧二种方法。\x0d\x0a普通给氧方法有三种:\x0d\x0a1)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婴幼儿0.5~1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0~40%左右,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张口呼吸者效果不好。\x0d\x0a2)开式口罩。口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40~60%左右。此法较舒适可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x0d\x0a3)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室温罩外尤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x0d\x0a特殊的给氧方法有四种:\x0d\x0a1)控制性低流量给氧,用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时。这些患者血压下降同时常合并通气不足,吸氧后不少病人可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为此可采用控制性低流量给氧,每分钟氧流量不要超过1~2L,或用特制的文图里氏口罩氧气疗法,使吸入氧浓度保持在24~28%,此法可使病人动脉氧分压从有危害的50mmHg(6.7kPa)以下,升到较安全的60mmHg(8kPa)左右,而不至有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的危险。\x0d\x0a2)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简称CPAP)。此法对因肺内分流增加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明显。适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血氧下降患者。肺内分流是因肺泡内渗出,肺不张等使肺泡不能通气,流经此部分肺泡的血液未经气体交换而混入动脉血流,形成静动脉混掺的现象。CPAP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呼吸道保持的正压(特别在呼气时),使已经或将要萎缩的肺泡扩张,避免肺泡早期闭合,改善氧气交换。此法不仅提高氧浓度,而且可以因减少肺内分流而改善换气功能。\x0d\x0a3)机械呼吸给氧。如应用呼吸器时的间歇正压通气给氧(简称IPPV)和呼气终末正压给氧(简称PEEP)。后者的原理和作用与CPAP相同。\x0d\x0a4)高压氧,在2~3个绝对大气压下于特殊加压舱内给患者供氧,主要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及减压病患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