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一些英文词汇在中国引发争议

为什么一些英文词汇在中国引发争议

发表时间:2024-07-12 14:38:43 来源:网友投稿

如今若你听到中国人的电话交谈内容,常蹦出一些英语短语,如Okay、Cool、Byebye等。在今天的中文出版物中,英语缩写和首字母缩略词也常出现,而不加任何中文翻译,最常见的有GDP、WTO、Wifi、CEO、MBA、VIP及PM2.5等。

这种被称为“零翻译”的现象引发激烈争论,中国官媒也加入到辩论中。最近一篇评论标题是“‘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作者发问为何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翻译过来。让其不快的是,这些外国词汇不仅出现在报纸和网络中,还出现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中。这破坏了汉语文字的严整与和谐,消解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影响人们理解。

多年来中文吸收了许多外来词汇,如雷达、坦克、巧克力等。这些词被翻译成中文,并融入到汉语中。如今的问题是,英语词汇夹杂在汉语中使用,不经翻译。原因是多样的。越来越多中国人讲英语,喜欢交替使用中英文;互联网也令英语的使用得以扩大,尤其在科技领域;美英影视剧起到助推作用。中国媒体认为,对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崇拜、优秀翻译人才的匮乏及懒惰,也是外来语滥用的主因。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