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催发货
1.江盈科催科文言文翻译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日:“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⑥,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①催科:催办缴纳赋税。②抚字:安抚体恤。③阳城:人名,唐代清官。④枵(xiāo)腹:空腹。⑤躧(xǐ):踩,踏。⑥蠲(juān):减少。
参考译文:
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催税和爱惜长养百姓,往往互相妨碍,不能够互相帮助。唐代的阳城因为拙钝而受到奖赏,不需贡税给朝廷,这仍然是古代才做得到的啊!可惜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
国家需要赋税,就像空肚子的人需要食物一样;而穷苦百姓的缴纳赋税,就像是要挖他的脑、要抽他的髓一样。那些当官吏的人,前面迫于主管的督促,后面害怕被降职的处罚,内心自我衡量,说:“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之老百姓的怨恨吧!”所以发号施令出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追赶、呼叫他们了。鞭打、刑罚下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把他们逮捕、囚禁了。老百姓于是就只好去借贷了;如果借贷不到钱,就只有出卖新丝、出卖新谷了;新丝新谷都卖光,就只有典卖家产了;又甚至连家产都卖光了,就只好卖妻、卖子女了。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
唉!弄光湖水来抓鱼,明年就没鱼可抓了,能不让人觉得痛心啊!偶尔有责备他的人,他就回答说:“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根本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这老百姓啊!”我试着用比喻来说说这些人,大概类似“驼医”吧!
从前有个医生,他自我宣传说会医驼背,说:“驼背的像弓一样的人,驼背的像虾一样的人,驼背的像曲环一样的人,请我去医,我保证早上医,晚上直的像箭一样。”结果有一个人信以为真,请他治疗他的驼背,医生拿了两片木板,一片放在地下,叫驼背的人躺在上面,再拿一片木板,压在他的身上,立刻跳到他身上跳一跳,驼背的人立刻变直,但也立刻死了。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背的医生,但驼医我却说我的职业是医驼背的人,哪管他是否死亡。
唉!世上那些当县令的人,只管钱粮租税有没有缴纳,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和那个驼医有什么不一样?虽然这个样子,还是是要仰赖严格的君王,亲自实践节俭的政策,发布宽容体恤老百姓的诏令,如果不这么做,却立刻想要官吏不去当驼医,做的到吗?咳!处在今天的世道,不用说同前代相比,就同英宗、孝宗二祖时期,一年比一年减少,一年比一年减免比,也令人觉得有今古之巨大差别啊!
2.催猷,字宣文言文阅读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是汉朝尚书崔萛的十二代孙。
祖父崔挺曾任魏国光州刺史,封泰昌县子,追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父亲崔孝芬曾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任吏部尚书,被齐神武杀害。
崔猷自小喜好学习,风度闲静文雅,性格刚直,能筹划大事。最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兼大行台郎中。
不久被吏部尚书李神鯭推荐,授通直散骑侍郎,代理尚书驾部郎中。普泰初年授征虏将军、司徒从事中郎。
家中遇难从小路入函谷关。朝见魏孝武帝时,哀号之声感动左右,皇帝也被他感动。
退下时皇帝目送他道:“忠孝之道,集中在这一家。”于是命他以原有官职上奏门下省诸事。
大统初年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封平原县伯,食邑八百户。二年(536),正式任命他为黄门,加中军将军衔。
在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占沙苑等战役中,崔猷常以本官随军掌管文书。五年授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将军衔。
当时太庙刚刚落成,在四季祭祀时,还要安排优伶表演杂戏摔跤等活动,郊庙祭官也多是***。崔猷多次上书劝谏,意见都被采纳。
升任京兆尹。当时婚姻礼制废弛,嫁娶之时,多有音乐。
民间富家衣服奢华,竟有在衣服上绣出图案的。崔猷又请求禁止,也下令施行。
与卢辩等人创修六官之制。十二年授大都督、骠骑将军、淅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衔。
十四年侯景占据黄河以南,表示归附,派行台王思政前往。太祖写信给王思政说:“崔宣猷智略明达,有应变才能,如果有什么疑难,可与他商量决定。”
王思政原来驻兵襄城,后来打算在颍川设立行台治所,派使者魏仲奉启上奏。又写信给崔猷,讨论移立治所。
崔猷回信说:“行军打仗,必须先有声势,后有实力,才能百战百胜,由弱变强。襄城控制京师,实在是当今的险要之地,如有动静,容易接应。
颍川既邻近敌境,又无山川屏障,敌人如果大举入侵,可一直抵达城下。权衡利害不如屯兵襄城,作为行台治所,颍川置州,派郭贤镇守。
这样就会内外牢固,人心安定,即使发生意外,也难以造成祸患。”魏仲见到太祖,汇报了上述情况。
太祖当即派魏仲回去,命令依照崔猷的计策行事。王思政再次上启,请求与朝廷立下条件:敌军如果水攻,请求以水围周城为限;陆攻,请求以三年为期。
在此期限内有事,无须救援。超过期限由朝廷决定。
太祖认为王思政亲任其事,又一再请求,就答应了他。后来颍川沦陷,太祖十分后悔。
十六年因病离职。适逢大军东征,太祖赏赐马匹车辆,令他随军行动,同他筹划谋略。
十七年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赐姓宇文氏。魏恭帝元年(554),太祖想打通梁汉旧路,命令崔猷督率仪同刘道通、陆腾等五人,率军开辟能通车辆的道路,凿山填谷五百余里,到达梁州。
就任命崔猷为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太祖驾崩后始利、沙兴等州拥兵反叛,信、合、开、楚四州也反叛,只有梁州境内,百姓没有二心。
利州刺史崔谦请求援助,崔猷派兵六千人前往。信州粮尽崔猷又送去大米四千斛。
利州、信州得以保全,崔猷出了大力。晋封固安县公,食邑二千户。
崔猷很被晋公宇文护器重,宇文护收养崔猷的第三个女儿为自己的女儿,封富平公主。世宗即位调他入朝,授御正中大夫。
当时君主依照《周礼》称为天王,又不建年号,崔猷认为世风有浅薄有淳厚,运数有清平有动乱,所以帝王由此承续,圣人因时制宜。如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慑天下,请求遵照秦、汉之例,称为皇帝,建立年号,朝廷议论,采纳了他的建议。
武成二年(560),授司会中大夫,仍任御正。世宗驾崩遗诏立高祖为帝。
晋公宇文护对崔猷说:“鲁国公宽厚仁爱,在太祖的儿子中,年纪又最大。如今奉遵遗旨,拥戴他当君王,你认为怎样?”崔猷答道:“殷朝之道,尊其所当尊;周朝之道,亲其所当亲。
如今朝廷既然遵守《周礼》,就不允许轻易违背这个原则。”宇文护说:“国家事情重大,只担心毕公年纪太小。”
崔猷说:“从前周公辅佐成王,召见诸侯,况且您论血缘之亲,论贤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如果照周公那样行事,才算是不辜负先帝的托付。”崔猷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当时人都称赞他正直。
保定元年(561),又任命他为总管梁、利、开等十四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随即又重新担任司会。
天和二年(567),陈国将领华皎前来归附,晋公宇文护打算南征,朝臣们不敢当面劝阻。只有崔猷上言道:“前年东征,死伤大半,近来虽加安抚,而元气未复。
近日彗星出现,当是上天的警戒之象。应当完善德政,以此祭祀上天,使其消除异变,怎么能一味讨伐,而使上天加重谴责?如今陈国保境安民,共同促进睦邻关系。
不允许再度违背盟约,接受其叛臣,不应毫无道理地兴师动众,只不过是贪图对方的土地。仔细看看历史,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宇文护不听。后来水军果然失败,裨将元定等人沦落江南。
建德四年(575),出任同州司会。六年调任小司徒,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衔。
隋文帝登。
3.催子忠文言文翻译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翻译)崔先生子忠,字青蚓。他在山东平度州人。儿子元忠为诸生,很贫穷。写作崛奥多次测试而被困,慷慨地放弃。贫民土壁打扫清洁;冬季一个褐色,夏天一个葛衫,妻子用粗布衣服穿,努力劳动,三个女儿也解除颂读;虽然没有长久的打算,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工程图绘制为最高境界,当时经营以寄傲慢;更善于描绘人,没有不能够像。当时贵族多希望和他们交,都逃避不回头。不喜欢喝酒几个朋友用文字经过从,谈一整天不想离开。士兵从四面八方来,仰慕他的人,多谢不见。有人责怪他笑着说:“交往兴盛而朋党立,东汉的季节可以借鉴的。”后来果然有以复社结党的,他的见识过人这样!所作的诗歌古文,人们很少知道的,只知道那幅画。董文敏公曾对他的人、文、画,都不是近代世所。
《百度文言文翻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