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快要填志愿的时候了我好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呢怎么办

快要填志愿的时候了我好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呢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4-07-12 16:03:54 来源:网友投稿

三、志愿填报前的思考

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工作,考生和家长需要做充足的准备。高考志愿是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考生应该明确有关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我的自身特性是什么?我最向往哪些大学?我最想去哪个城市?我最想上什么专业?等等。同时要思考一下大学毕业时想做什么或能做什么,出国?考研?就业?从事什么行业?

这就需要充分去研究认识自己和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分数用足用好以降低人生风险。

自身特性应该包括:个人基本实力(高考分数)、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身体条件、个人资源储备(各种社会关系、资金等)等5个方面。

高校和专业选择的建议:第一、选择与自己学业成绩相适应量级的高校和专业,偏差太大的话,大学四年要么太吃力要么吃不饱,严重时会影响心态。第二、志愿表一定要有高保底的学校和专业。第三、所选学校和专业是喜欢或能接受的,至少是不反感的。第四、将预填志愿表向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咨询,并作必要调整。第五、慎重对待“专业服从院校调剂”,同时应该标明态度。

考生填报志愿时还要把以下几个问题弄清楚。第一自己的分数能上什么批次的学校和专业,是名校的好专业,还是名校的一般专业,或是一般学校的好专业?第二,分数高的学校未必都是适合你的学校,分数高的专业未必就适合你,好学校之中也有你不适合的专业,分数较低的学校也可能有不少优势专业适合你。第三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相对而言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考生填写志愿时建议:对于院校,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个人兴趣、性格、资源等作为第一位考虑。这样考虑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的考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自己爱好的专业。根据多年了解,大多数的考生对各个专业并非非常了解,很多只是从专业名字上去想象,或者从媒体上得来的部分认识,很难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当然也建议大多数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如果不服从调剂,在分数没有绝对竞争力的情况下,风险是比较大的。

四、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

到底是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是一个“鱼和熊掌”问题。上了好学校但就读不喜欢的专业,学习可能无动力。为了学个热门专业,只能进了二、三流大学,却发现名校文凭才是职业的“敲门砖”。选院校和选专业,哪个优先的问题,编者认为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考生具备的实力;二是考生对毕业时的意向打算,是想继续深造(读研及出国深造)还是要就业。当然主要还是看实力。

如果你是高分考生,如超一本线较多,有实力可以在院校和专业上都兼顾,当然可以既选名院校又挑考生认为喜欢的专业。如果你成绩中等,如超过二本线30~50分,建议还是以选院校为主,尽量进一个实力强的院校,对专业的挑选做一些让步,并服从专业调剂。对于分数稍微低一些的考生,就应该从就业角度去考虑,以选择专业为主,尤其是一些专科层面的,尽量考虑学一个自己擅长的、适合自己的或者好就业的专业,将来的就业渠道和压力就会小一些。

如果考生毕业后是想继续深造,学校的层次应该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以进更好的高校为目的,并服从专业调剂。在专业选择时既可以直接选自己感兴趣的低分专业,也可以选想学研究生专业所倚重的基础学科专业。比如一名考生想就读经济金融类专业,除选择该专业类下的专业外,也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通常比金融类要低很多),因为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学科基础是数学,而且继续深造对数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经常能见到的情况,一个想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热门专业,由于考分的因素不得不降低了学校层次而选择就读一所一般院校,在新生报到时,当他得知该校连招研究生的资格都没有时,更不用想保研的资格,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是如何低落。

如果考生对毕业后的打算是直接就业,就要选择一些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或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在毕业时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而顺利就业。

一个层次较高的高校(名校)提供的条件机会是其他很多一般高校所不具备的。比如名校通常:一是有实验班和按大类招生的院系,并提供了更多更容易的转专业的机会,如中国农业大学对转专业是没有门槛限制的。二是本科专业通常都有对应的硕士或博士的招生,除了本校考研和保研的机率较大,保研率也高。三是知名度较高,出国深造机会较大。还有更宽的就业机会,等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