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气的美文
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季是指气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小春作物长势加快,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立春春打六九头,春耕备播早动手,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备耕也开始了。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诗曰:
“千山绿意长,四野满花香。悦鸟山光里心随鸟语芳。”
第二个节气是雨水,雨水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春雨贵如油”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果木嫁接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及时浇麦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一年之计在于春”,光阴易逝,季节催人。
第三个节气是惊蛰,惊蛰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这时,气温回升较快。到了惊蛰就进入了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所以说“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诗曰:“一声雷震早,万物复更新。小草池塘绿黄莺唱柳音。
山花招戏蝶,紫燕叫人亲。首首春歌好曲曲动我心。”
第四个节气是春分,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春分后,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第五个节气是清明,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朝诗人杜牧对春雨的写照。
第六个节气是谷雨,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茁壮生长。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谷雨时节,布谷声声,柳絮飞落,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气温已达20℃至22℃,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可以栽地瓜了。此时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诗曰:
“谷雨时节花信风,山野葱茏杨柳青。
杨絮如雪飘飞尽,雨湿桐花迎万红。”
第七个节气是立夏,立夏是指夏季开始。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农谚说:“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有诗曰:
“立夏时节栽地瓜,山弯河曲众人家。
赏心农院看新雨,露润滴开月季花。”
第八个节气是小满,小满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有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翁卷诗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说的是江南乡村栽插水稻的景象。
第九个节气是芒种,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农谚说:“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麦到芒种自死”:“芒种少雨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芒种正是北方小麦收获、玉米播种时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