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弊端

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弊端

发表时间:2024-07-12 19:39:19 来源:网友投稿

朱熹认为只要幼时打好基础,日后稍加修饰就可以了,这是片面的。人在幼儿时期的记忆并不深刻,还需在日后成长过程中要多加培育朱熹还认为“古者,小学己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己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也就是说,只要幼儿时期打好良好品质的基础,就如同为将来成为圣贤做了一个坏模,日后只要稍稍加以修饰,圣贤之功自成。目前而言朱熹乃至宋明理学饱受诟病的是第一点,很多人无法理解儒家学说的条条框框,因此打上了泯灭人性的标签。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是他的按年龄分段教育的思想,8岁以下是小学段,8-15岁是大学段,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行其事,大学学习内在道理,明其理。朱熹所想彰显的远非如此,他更多地是要突出“理”之重要性,以及告诉人们如何在千五百年无圣贤的境况下明理、行理。这些“迂腐”的句子背后的含义则如陈来所说,道德理想原则始终高于人之生命,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