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意思
意思是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出自《赠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年代、作者、体裁、类别、出处)。
全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如下: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词句注释
⑴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⑵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⑶红颜:指孟浩然少壮时期。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用以代指官位爵禄。
⑷白首:白头,指孟浩然晚年的时候。卧松云:隐居。
⑸“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意谓饮清酒而醉。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动词,本应读去声,但此处需读平声才合律。
评析:全诗直抒胸臆,情深词显,自然古朴,格调高雅。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从爱最后归结到敬仰,意境浑成,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扩展资料: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
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黄宝华认为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