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亲射虎,看孙郎中使用的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中使用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12 19:49:38 来源:网友投稿

运用了三国时期孙权射虎的典故。

在《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翻译

二十三年十月,孙权到吴地游玩,亲自骑马在凌亭射虎,马被虎伤害。他掷出双戟老虎腿被射穿了。常从张世用戈、获杀了老虎。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翻译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作者在密州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_进士。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