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土地银行的背景

土地银行的背景

发表时间:2024-07-13 00:32:59 来源:网友投稿

四川土地银行挂牌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资本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2008年12月22日,彭州市首家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土地银行)——磁峰镇皇城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营运,这标志着彭州市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的新路子。“5·12”地震中,彭州市受灾严重,大量住房倒塌,受灾群众达18万户。在灾后住房重建中选择维修加固的农民有11万户,原址重建1万户,统规自建1.2万户,统规统建4.3万户,异地安置0.3万户。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户数占总受灾户数的31%,除维修加固外,占总户数的80%。农民大量集中居住后,农民的生产方式怎么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产业怎么发展、就业怎么办、收入怎么来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在这种紧迫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成立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工作思路,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因此应运而生。2009年开始,成都将继续在“土地银行”、“田间股份制”等领域率先进行探索。根据成都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成都市将以现有660万亩耕地为基数,耕地集中经营比例要达75%,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平均新增流转耕地约50万亩。成都市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先行先试权:对于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试验将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定相应的专项改革方案。在涉及土地、金融等重要改革事项将按国家规定程序先报批、后实施。“土地银行”是成都2009年着力探索试点的先行先试的内容之一。“土地银行”具体运作模式是指政府出面组织,把某一区域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拆院并院”之后的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分类整合,“零存整贷”,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形成。“土地银行”这一试点操作,与成都作为综改区在土地改革中有更宏大的探索密切相关。2009年5月7日,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验等项目。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