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郭家坳街道的历史遗迹

郭家坳街道的历史遗迹

发表时间:2024-07-13 00:43:10 来源:网友投稿

街内尚存古迹2处:一是双牌坊李家祠堂,为自流井著名的李四友堂分祠,其总祠在土地坡居委会六组,一拆建为大湾井小学,分祠建于清朝,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不复存在,门前一对石狮尚完好;二是源流井,在今火井沱西岸,清光绪八年(1882年)日产天然气150立方米。后又钻出黑卤,日产气增加到7.1万立方米。光绪十六年(1890年),钻至深1087.2米竣工,日产气12万立方米,为天然气极盛时期,以后产气逐渐下降,到解放后的1955年日产气约14平方米,后成废井。2005年底,在路边井、火井沱社区进行盐场老街风貌整治,打造出全新的“自流井老街”。有古迹桓侯宫,又叫张飞庙,临街而建,并且建在一处小山坡的路坎边上,因此人们进去必须登坡仰视,加之大门板上线刻的张飞像,怒发横眉哦,雄姿英发,使人肃然起敬。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末年初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议“每宰猪一支,按行规抽钱贰伯文”,经过众人的缁铢积累,终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门楼为单坡式的山门建筑,其徒然壁立的山门,被飞檐比翼的三重檐屋顶和歇山式弧型风火墙赋予了动感,加上门上的浮雕和彩绘更显得生机勃勃而不生硬。在屋檐下居中门匾有“桓侯宫”的字样,在大门两边的石匾上还刻有一幅对联“大义识君臣想当年北战东征单心克践桃园誓;功丰崇庙祀看今日风微人住寿世还留刁斗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