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出自哪首诗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昭阳:汉宫殿名.汉成帝时,赵飞燕姐妹所居.后世以此代指皇后之宫.
赏析
王士禛在《唐人万首绝句选》里,推出四首作为唐人绝句的压卷,王昌龄《长信秋词》的第三首就是其中之一.此诗首句当取意于南朝梁代诗中的“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柳恽《独不见》、“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吴均《行路难》之五),并有所发展,意谓嫔妃失宠后,天一亮就要起身充作洒扫之役.第二句中的“团扇”,其典出自班婕妤《怨歌行》,谓秋凉后,扇即弃置不用,喻妇女之被弃.“徘徊”,是说自己只能与被弃的团扇为伴.这里似可引申为心神不定,从而体现失宠者的精神痛苦.对于这首诗的后二句,前人很感兴趣,时有所见,此处遴选二例:沈德潜《唐诗别裁》四注云:“昭阳宫赵昭仪所居,宫在东方,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曰:“后二句言,空负倾城玉貌,正如古诗所谓,时薄朱颜,谁发皓齿.尚不及日暮飞鸦,犹得带昭阳日影,借余暖以辉其羽毛.渊明赋闲情云,‘愿在发而为泽,愿在履而为丝’.夫泽与丝安知情爱,犹空际寒鸦安知恩宠.以多情之人,而不及无情之物.设想愈痴,其心愈悲矣.”以上二说各有其独到之处,对我们理解全诗很有启发.这首诗虽只四句,但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比,就其针贬时弊的尖锐性来讲,颇引人注目.《长恨歌》是在唐玄宗死后四十多年写的,而王昌龄的这首诗肯定是写在唐玄宗执政时期.令人惊叹的是《长恨歌》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与此诗首句“奉帚平明金殿开”,恰成鲜明对比.虽然不能说白句一定是在王诗启发下写的,但二者同样是对唐玄宗有力地揭露和抨击.所不同的是白居易写的是历史题材,而王昌龄则等于当面为被弃的宫女鸣冤.又比如《长恨歌》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不正是此诗“玉颜”二句的同义语吗?王昌龄还写过一首《春宫曲》,其诗曰:“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升庵诗话》卷二评曰:“此咏赵飞燕事,亦开元末纳玉环事,借汉为喻也.”其中之“借汉为喻”说,为我们了解王昌龄宫怨诗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二次被贬的原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