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关系
平,它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效率它是指人们工作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
(一)关系1、“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也是经济学论争的主题。公平与效率在同一时空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过分强调效率损害公平,反过来会影响效率;过分强调公平会损害效率也会影响公平。公平与效率在市场经济自身的作用机制是无法得到同一的,只有不断动态调整,才能减少冲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2、共同富裕思想又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目标抉择,还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社会主义要讲效率,也要讲公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效率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问题。其次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二)如何处理生产力发展了,难免会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够防止或缩小贫富差距,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而保障效率的不断提高。先富带后富大政策的提出,是以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基本依据的。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共同富裕决不等于社会成员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这样做势必影响效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只有允许部分先富,才能促进效率的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多了,就要着手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先富起来者再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最终就能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的大政策,明确了我国共同富裕的实施战略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阶段,第二步是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阶段。先富带后富的大政策,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光辉典范。
5、适当偏重“效率”,“部分先富”的第一步战略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推进这一过程,必须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现阶段我国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这一原则,就是在公平与效率两者兼顾的大前提下,适当偏重效率的因素。
适当偏重“效率”也已经使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先富了起来。在我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下,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人才和科技优势、以及政府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居民也得到了高于内地的收入和福利。在经济总量上,沿海地区比西部一些省区高出大约十多倍甚至数十倍;在居民收入上,沿海地区的居民收入比西部一些地区要高出数倍。
适当偏重“效率”已经使我国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从改革之初的万元户、十万元户,到今天,我国不仅涌现出一批先富起来的百万元户、千万元户甚至亿元户等,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家产已经达到数十万元。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积极效应,是打破了平均主义的一潭死水,形成了收入差距。适度的差距成为后来者竞争和赶超先行者的动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6、注重“公平”,加快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第二步战略是当前的重点,适当偏重“效率”,既有上述积极效应,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迅速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3)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4)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虽然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但是它也警示人们,当前,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一面开始突出。有关调查也显示,社会的安定、民心的稳定将受到损害,对收入差距扩大化的趋势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加剧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阻碍效率的增长,最终偏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我们对公平问题要给予更多地关注,要注意协调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加快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第二步战略,这应当成为当前的重点。
7、当前,注重“公平”,加快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第二步战略,应当把握以下要点:首先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要用好政府再分配手段,实现高收入向低收入的转移,例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对种粮农户的直补,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助等。另一方面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的转移。如果说搞好再分配是“补血”,那么帮助就业则是“造血”。其次让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多交点利税。改革是有成本的,改革的深入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增加,利益受损者已经为改革支付了成本,为了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下一步要让在前期改革中得益者分摊改革成本,多交点利税,这也是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加大扶持弱势群体力度的重要来源。要完善税收体制和政策,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要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解决东西部之间差距的重大步骤。另外还要关注解决各区域内部的贫富差距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较快地富起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次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秩序,以保障相对公平的竞争结果的实现。这对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中国来讲,属于制度性“补课”。在前期改革中,规则、秩序的混乱,往往成为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来源。有关调查表明,这种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所难以接受的。为此要加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力度。在推进起点公平上,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享有广泛的经济权利。教育是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要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确保贫穷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接受教育。要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要通过开展广泛的竞争来打破少数行业的垄断地位,等等。在推进竞争环境的公平上,要制定和完善公平竞争的一系列规则,并且确保这些规则的有效实施。要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惩治非法经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收益。要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健全对行政的监督机制,用制度来防范腐败的发生,等等。总之我们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要协调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