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粗制滥造”的网剧,为何会成为口碑网剧
从11月4号《灵魂摆渡》第三季开播,后台就一直有留言催我安利。(虽然前两天已经安利过一次,但是还是有粗心的小伙伴没看到。)
这部没钱、没IP、没大咖,主演颜值还时常掉线,本以为会扑街的网剧,却从第一季开始就已经广受观众热捧。
直至第三季开播仅22小时点击量就已经破亿,并且成为了网络剧日播量的冠军。三年三季每一季都掀起了网络热潮。
为了搞懂这部“粗制滥造”的网剧,为何会成为网民心目中的口碑剧。
Bonnie把《灵魂摆渡》系列剧重头看了一遍,终于捋清了故事线。(还没看懂的小伙伴,请重刷┑( ̄Д ̄)┍)
还记得看第一季的时候,一边被吓得只敢从指缝里偷窥,一边又被每一个故事暖的心底发烫。(图片高能,下滑谨慎。)
当然除了精彩的故事,剧中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槽点,那就是穷。
道具、服装、布景,即使和着渗人的BGM,也还是掩盖不住经费不足的缺陷。
主角服装掉线,外景场地是偏远山区,就连好不容易出现的一栋豪华别墅都要用来讲两个故事。
ps:之前看了一篇主演吐槽《灵摆》的文章,才知道这栋豪宅还是跟当地首富借的,心(xiao)疼(ku)剧组好多秒。
不过豆瓣8.1的高分,算是给予这部真正穷到爆的网剧绝对肯定。
《灵魂摆渡》也许算不上一部完美的网剧,却是实打实的口碑剧。
汉语词典中对口碑二字的特征描述有三点:1、源自于群众;2、形成于共识;3、传颂于基层。
仔细想想这部剧被网民们称为良心口碑剧,不是没有道理。
一、故事背景逻辑严谨
剧本的蓝本来源于古老的中国神话《山海经》。
故事中有神兽饕餮、太岁、獬豸;有九天天女、冥王阿荼;也有异志中常见的燃犀通灵和冥婚。
444号便利店就像一个入口,门外是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门内是神秘诡谲的山海传说。
编故事不难难的是将现代元素毫无痕迹的融入到古老的志怪故事。
借古讽今警言醒世。谈笑怒骂中剖析人性的G点。
编剧能写出“在你们的世界,男的插足叫牛逼,女的才叫小三。”引人深思。也能在片尾旁白处,醍醐灌顶的来一句“诞生于想象之中,流传于口舌之上,欲望,永远存在,生生不息。”
如果是在高中,我大概会把片尾的旁白摘抄下来,用在作文上感觉分数能提高不少,嘻嘻。
二、见好就收保证质量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灵魂摆渡》的豆瓣评分都维持在8分左右。
剧组见好就收,在最后一季把故事圆上,算是完美收官。官方媒体也认可这部剧的成功结局。
对于国产剧来讲,分季播出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很多网剧在第一季拿下高分,吸引大批粉丝,却在第二季或者第三季砸了招牌。(即使是《余罪》,在第二季也掉到了7.0分。)
其实并不是说后续不够精彩,而是观众变得更加冷静和“挑剔”。
《灵魂摆渡》也没能避免。第一季8.1分,第二季就掉到了7.5分。
其实从评论上来看,第二季的故事不比第一季差,只是观众的目标变了,对剧组更加严苛。
第三季的播出反馈,虽然褒贬皆有,但是豆瓣评分,却还是重新回到了8.0分,这部剧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而观众也能看出,从第一季穷的没谱,到第三季制作精良,剧组是真的把钱花在了拍摄上。
挖坑容易填坑难。多少英雄豪杰靠着挖坑声名鹊起,也因为弃坑声名狼藉。
虽然编剧小吉祥天最终还是把鬼故事搬上了天,把灵异故事讲成了神话故事。观众有失落却也还是接受了这个大环境下无奈的结局。
这8.0分的评分,除了来自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也还有一部分是它自身的口碑效应。
三、鼓励鞭策再到观众认可
抛除一切不可抗的外界压力,《灵魂摆渡》努力做到尽善尽美,那些无奈的小瑕疵,观众吐槽归吐槽,却不会影响观影心情。
相比那些靠鲜肉靠粉丝靠金主靠宣传而大火的电视剧,《灵摆》算是观众们票选出来的良心网剧。
由第一季的鼓励,再到第三季的严苛。
网民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一面吐槽这不好那不好,一面又手抖的打五星。
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欣慰的看他颤颤巍巍迈出第一步,到最后严格要求稳步前行。
《灵魂摆渡》从14年开播到16年底成功收官,它扛住了外界的压力,成为又一部靠着自来水口碑而成功逆袭的网剧。
不得不说编剧真的很狡猾。在弘扬主旋律的大框架下,借神话之口,给大家讲了许多奇妙又感动的鬼故事。
如同那句话:就喜欢看你干不掉我,却又不得不和我建设社会主义的样子。
各位晚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