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初一文言文基本常识

初一文言文基本常识

发表时间:2024-07-13 05:32:01 来源:网友投稿

1.【求初一文学常识(多一点)】

初中文化文学常识分类整理汇总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三、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四、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

2.初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我升初二我可以告诉你一些。

古今异义:龌龊:古:做事小心谨慎,过分拘谨。今:肮脏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对某事表赞同。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但是:古义:两个词。

“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今义: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按音序排列)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19.道: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29.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分: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33.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

3.初中文言文常识【绝对高分】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字音(一)多音字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

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

如:夫有读fú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霪雨霏霏夫环而攻之有读f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其夫呓语间有读jiān奉命于危难之间有读jiàn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遂与外人间隔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二)异读字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如:王原音wáng破音wàng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语原音yǔ破音y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知同智河曲智叟亡wú以应亡同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有同又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可汗kèhányān燕山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二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一)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汤郭寻(不久)走裙致词(对――说话)但(只是)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借(即使假设借第令勿斩)比(等到比至陈)间控(拉开)恶(怎么)委池入出发举征(征验)夫或(有的人某人)进退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狱鄙再向(过去的以前的)师(军队取法)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交通妻子无论前途(前面的路程)所以(――的方法――的原因)会计(聚会商议)往往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排空(冲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遗憾)开张感激(感慨而激动)牺牲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以为(把――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其中打洞妇抚儿乳喂奶名之者谁取名公将鼓之击鼓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狼不敢前上前愿为市鞍马买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②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狐鸣呼曰孔子东游乃丹书帛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亮躬耕于陇亩亲自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百废具兴废弃的事情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作奸犯科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善于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⑤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马屠惧,投以骨屠户⑥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例:父利其然也。

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例: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一览众山小认为――都是渺小的固以怪之矣认为这样很怪异⑦使动用法A.动词的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三)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

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把(。

4.求初一文言文的知识归纳

一、《伤仲永》⑴.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③.未尝识书具:“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⑶.一词多义: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①.世隶耕(隶,属于。)②.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不让方仲永学习。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我叫方仲永作诗。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我)从扬州回乡。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先天得到的。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二、《木兰诗》⑴.通假字: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⑷.重点词语翻译: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③.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⑤.不用:不愿做。

⑥.扶将:扶持。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三、《孙权劝学》⑴.古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