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怎么读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怎么读

发表时间:2024-07-13 06:08:03 来源:网友投稿

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yuè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

“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学”指的是学习。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学问。许多人把学问当作知识,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大千世界知识海量,如果把学问当作知识,那恐怕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了,只做学生就够了。

尽管哲人说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但也要有选择地学。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一一做人到位,做事正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更点明个中意味,指出此节所述是人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