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13 06:08: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读音:xuéérshíxízhī,búyìyuèh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译文:孔子说: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扩展资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点字词: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他自己的学说

(3)时习:时常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将“时习”解释为“时常地复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时,按时。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