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文言文
1.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停顿、重音大虾们帮帮忙吧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岀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代表停顿后面有.的是重音。
请为我加分~!
我会万分感谢滴~
2.《长安十二时辰》古文念白的断句、重音不准我认为主要还是演员功课没有做到位,至少没有做到完美。古文念白是有难度,文言文的抑扬顿挫重音或者断句稍有不妥就有可能改边文章意思,这一点无论是我们高中上学学习语文,还是在看电视剧电影等艺术作品时都深有体会。但是作为演员,这部剧又可能在全国的影视圈都产生不小的影响,念不对台词这件事,主要责任还是要由演员承担。
我们初中语文的时候就开始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了,作为华夏儿孙,对文言文是有天然的敏感的感受力的,所以我们能够在还没有老师讲解的时候对待一些稍微简单点的句子就能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十二时辰中,我关注到的古文念白对绝大多数学习过文言文的学生来说算不上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如果能够多查查文言文字典,读读熟练,做到流畅准确是没有问题的。
这不是对剧中的各位演员们的指责,毕竟我们演员做的其实已经不错了,偶有断句重音不准的问题,结合语境我们观众也可以理解,不至于错判。而且演戏不同于我们平时学习,要综合许多因素,不能只一门心思磕在台词上。所以至少对于我来说我可以接受这部剧中出现的小小的错误或者说缺憾,瑕不掩瑜。
但是对于广大的演员来说自己对演员职业的要求不能再只是拿到高片酬或者成为大明星这样比较肤浅的目标了,我希望演员们在挣钱出名的同时对自己的戏份中台词,表情以及思绪表达都要更精进一步,以前爆出的几位年轻演员念台词只念数字123的事情就不要再发生了。
3.什么是重音词语就是成语后面有两个词语相同
和abcc的词语一样,是后两个字相同,前面两个字不同的成语
例:
神采奕奕文质彬彬想入非非威风凛凛含情脉脉兴致勃勃忠心耿耿众目睽睽气势汹汹无所事事瘦骨嶙嶙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波光粼粼薄暮冥冥炊烟袅袅不过尔尔不甚了了长夜漫漫此恨绵绵大才盘盘大腹便便大名鼎鼎谠论侃侃得意洋洋颠毛种种钉头磷磷独行踽踽风尘碌碌风尘仆仆风度翩翩来去匆匆风雨凄凄福寿绵绵俯仰唯唯负债累累聊复尔尔两手空空目光炯炯气喘吁吁人情汹汹气息奄奄千里迢迢杨柳依依情意绵绵书声琅琅死气沉沉天网恢恢天下汹汹铁板钉钉铁中铮铮童山濯濯万目睽睽相貌堂堂小时了了小心翼翼心旌摇摇心事重重信誓旦旦生机勃勃行色匆匆行色怱怱书声琅琅兄弟怡怡雄心勃勃羞人答答血迹斑斑血泪斑斑血债累累言笑晏晏言之凿凿杨柳依依野心勃勃仪表堂堂一息奄奄衣冠楚楚仪表堂堂议论纷纷喜气洋洋英姿勃勃佣中佼佼热气腾腾逃之夭夭人才济济
4.文言文语气助词都有哪些精锐教育温馨提示:耳矣以焉之乎者也夫(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九、【为】(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十、【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十一、【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
5.初中文言文停顿怎么停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也出现了新变化。即强调诵读能力、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不再把测试重点放在词法、句法上。文言文停顿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引起考生的关注。
哪些地方非停不可?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1.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如:
(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故/君子有不战。
(3)盖/一岁之犯死者而焉。
例(1)中的“虽”和例(2)中的“故”是连词,例(3)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2.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4)已而/夕阳在上。
(5)曩/与吾祖居者。
(6)中/轩敝者为舱。
例(4)(5)中的“已而”“曩”是状语,表时间,例(6)中的“中”也是状语,表方位。
3.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若/毒之乎?
(9)吾父/死于是。
例(7)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例(8)中的“若”为代词,作主语;例(9)中的“吾父”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4.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
(10)乃重修/岳阳楼。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予将告/于莅事者。
例(10)中的“岳阳楼”是名词,作“修”的宾语;例(11)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偏正短语,作“求”的宾语;例(12)中的“于莅事者”是介宾短语,作“告”的补语。
5.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13)山肴/野蔌。
(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例(13)中的“山肴”与“野蔌”,例(14)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三个短语之间都是并列短语。
哪些地方不可停顿?
一般来说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偏正短语
(15)而/乡邻之生/日蹙。
(16)得道者/多助。
(17)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
例(15)中的“乡邻之生”,例(16)中的“得道者”,例(17)中的“山林之乐”都是偏正短语,均作句子的主语,所以它们都应连读。
2.介宾短语
(18)不足/为外人道也。
(19)其/如土石何。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