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汉朝人怎么吃饭
首先从概率上说,你是个平民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每天也就两顿饭,早晚各一顿而矣。如果你走运的话,一下成为了贵族,那么恭喜了,这个时候的你就可以是一曰三餐了。如果幸运之神降在你头上,阴差阳错,让你爬上了大汉皇帝之位,那你可就有“福”享了,按例每天就可以吃四顿饭了。
在汉朝的时候,烹饪的主要方法基本上都有了。不过那时的“煎”和今天不同,主要是指干煎或者加水烧到干,如果最后还剩下些残水,那就改成“熬”了。“烤”,烤肉,大概是人类自从有了火之后,最早的烹饪手法了。“蒸”,和今天没什么大的区别。
炸”,用开水或者油炸,不过按照《中国民俗史》秦汉卷的说法,那个时候已有固体的动物油,但是还没有用到油炸上来。“脍”,用刀细切,生鱼片就是这样制作的,不过那时可没有介末,所以配生鱼的主要调料就是姜了。“脯”,就是腊肉,这也和现在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那时主要的调味品有盐、醋、酱、糖(饴糖,甘蔗制糖是唐代从印度传入)、葱、姜,花椒,肉酱,鱼子酱,蒜。呵呵无辣不欢的人在那时可是要受罪了,因为没有办法,辣椒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有的。
主食上一般人是喝粥,有麦粥和米粥。米粥中又分糯米粥、黄米粥、小米粥、大米粥,当然了,你还可以喝豆粥,不过那时的豆粥是淘米水和豆子熬成的,当然这时已是贵族的你已可以吃饼了。
在宋朝之前饼是面食的总称,一般是用开水和面,也可以直接用冷水和面,然后或蒸或“煎”而成。另外你还可以吃汤饼,类似今天的片儿汤,不过是死面做的,而且不是用刀切,而是用手撕。当然了也有干饭,和今天的大米饭啊,黄米饭啊,也差不了多少。
在汉代人们爱吃带粘性的米,所以在南方,常常吃的是糯米饭,北方则是黄米饭,一般和今天一样,做好以后总要在上面加个枣。在通西域以后,还有了胡饼、胡饭,这也是作为主食的,胡饼类似今天的芝麻饼,呵呵,当年的汉灵帝可是很爱吃这个地。
吃饭当然就得要配菜呀!就说这蔬菜吧。“冬葵”,汉代主要的蔬菜。“葵”,葵菜也(现在称冬苋菜),另白菜,菠菜,芋头,萝卜,韭菜,黄瓜,葫芦,藕,豆等等,也就是说除了现今的土豆,红薯,番茄,洋葱……外,基本上都有了。通西域后传来了葡萄,后又发明出了豆腐,并有了豆芽和类似今天豆制品的东西。
肉的种类基本上也和今天的差不多,不过口味和质量可比现今好多了,因为毕竟是“绿色”有机的环境下长成的呀!鱼类、贝类,汉朝人当然也爱吃了。在商代的时候,鱼是普通人也可以经常吃到的,而在战国以后,吃鱼和吃肉已“变迁”成身份的象征了。
和今天的人很类似的是,后来汉朝的贵族们把肉认为是腐朽身体的东西,所以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吃菜,而穷人们,则仍是非常渴望吃肉,但是肉又比较贵,所以也就流行起吃下水(动物内脏)来了。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后,盐就比较贵了,所以那时的人们口味都比较淡,不过你要是口味淡的人,在汉代的感觉和今天也差不了多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