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怎样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详细03

怎样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详细03

发表时间:2024-07-13 13:51:49 来源:网友投稿

彭晨曦(湖南省祁东县职业中专)

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历史不仅是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基本观点,解

决和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首先是“寓论于史”,把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唯

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

例如:讲黄巾起义的原因时,先以生动的材料揭示:“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

专权。他们公开出卖官职,而靠钱买官的人上任后就拼命搜刮。有的宦官给狗和马穿上绸缎

衣服和官帽子,穷奢极侈。外戚梁冀专断朝政20年,骄奢横暴。有一次农民误入他的兔

苑打死了一只兔,他便杀了农民抵兔子的命。劳动人民无衣无食,河南人民十之四五饿死。

农民纷纷逃亡,甚至起来反抗。这样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通过具体史实

引导学生分析黄巾起义的原因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导

致官逼民反。

如果到此为止,还不能说培养了学生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仅仅是传授了知识,所以

应进一步指出:“一切农民起义的原因,都要从当前农民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遭受的压

迫剥削即尖锐的阶级矛盾中去寻找。”同时还可根据此观点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如秦末农民起

义、隋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原因等。这样“史论结合”,就把分析历史现象和

历史规律的指南教给了学生,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能独立进行分析和处理。还可举一

反三使同学们认识到今天党中央一再强调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的重大意义。

在基础年级教学中做到由“寓论于史”向“史论结合”突破,即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再

由观点驾奴史实,反复循环,渐次提高,做到史论的辩证统一,学生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不

断得到提高。高三复习时教师就不需要再花过多的精力、时间去投入这方面的工作了。

总之历史教学要改革,其重点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能”上来,着眼点应

放在基础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突破上。因为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将能力培养前移,从基础年级开始,三年一盘棋,每个年级,每堂课都必须达到预定的

能力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才能使高三复习乃至高考达到满意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