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关于家庭的诗句

古代关于家庭的诗句

发表时间:2024-07-13 14:37:18 来源:网友投稿

1.关于家庭的古诗词李清照的词很多就是描写家庭幸福的。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2.关于“家庭和睦”的古诗句有哪些1、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唐·杜甫

译文: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2、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4、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5、归家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译文:我们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达旦的畅欢,说着以前的农事,太平的乡村人们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觉也不用关门。

3.描写家庭美满幸福的古诗李清照的词很多就是描写家庭幸福的。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满庭芳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金锁,管是客来〔口沙〕。

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酉縻〕落尽,犹赖有□□。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龙娇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原缺字)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李商隐——《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综,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崔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材笑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无题】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无题】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无题】闻道阎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无题】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材笑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4.与家庭有关的诗词名句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

5、《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5.关于家的诗句大全.1、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2、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3、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6、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曲》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8、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9、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10、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11、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1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15、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之章《回乡偶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