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谤"的古今义的差别

"谤"的古今义的差别

发表时间:2024-07-13 15:12:10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的谤动词,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是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说文》:谤,毁也。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例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以致天下怨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引申为诽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故事修而谤兴。——唐·韩愈《原毁》

更引申为诅咒。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现代的谤用为双音节词诽谤,意思是古代义项的引申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