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的要义归纳如下:
1、 经济、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2、 按管理当局一般的或特殊的授权进行业务活动;
3、 保障资产的安全与信息的完整性;
4、 防止和发现舞弊与错误;
5、 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拓展资料:内部控制目标是指要求内部控制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它用来促进企业组织的有效营运,以确保各部门均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它包括:(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3)堵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4)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5)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尽管传统理论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这些认识几乎体现了内部控制的所有动机,但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不断变迁和组织管理水平的精益求精,人们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已有认识显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查错和纠弊,而是涉及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的趋势。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错综复杂。但通过系统研究和归纳,我们可得出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途径。内部控制的威胁因素是指那些普遍存在的妨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消极现象。即使一个设计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也可能因忽视内部控制运行的威胁因素而使其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正视这些威胁因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