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端午节的由来100字

端午节的由来100字

发表时间:2024-07-13 17:44:40 来源:网友投稿

端午节来历简介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1.扒龙舟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挂艾草与菖蒲

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3.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粽籺”、古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4.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