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既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拓展,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新途径。以下是我整理的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仅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11、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
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转变家庭观念入手,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人才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为指南。如:许多家长一谈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教育投资、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而对于孩子做人的教育则忽略了。被恩格斯誉为“新时代的伟大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添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一个人具备优良品质越多,其聪明才智往往发挥得越好。否则纵有聪颖的天资,也会被不良品性和习惯所淹没。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生活空间和成长的摇篮,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如果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教育好孩子的心情再迫切,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是事与愿违的。
2、引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班主任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家长经常“索要”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而不太探索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些家长常对老师说:“我没多少文化,教不了他,孩子就听老师的,老师办法多,您费心多管管,孩子的教育就全靠您了。”好像班主任的一副“灵丹妙药”就能解决家庭教育遇到的所有难题。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基本规律重要性的认识,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用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去分析、认识错综复杂的家庭教育现象。正如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以身作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家长的人格状况、素质状况、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用正面的、积极的言行熏陶孩子。
3、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体差异大。因为家长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知识层次、职业类别等都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家有效,到另一家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庭关系、家教思想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家长会在进行普遍性家庭教育的同时抓住各个家庭的特点,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不管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忽视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甚至耽误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4、启发家长不断自我完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中国父母们的共同心愿。重视孩子教育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为此家长不论自己多苦多累,都想方设法送孩子上学读书,渴望孩子将来成才。父母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学习进步,重视提高孩子的素质,却忽略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父母的学习精神和知识积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能否把孩子教育好,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家长自己能否不断的学习。无数的经验表明,那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更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反之不重视、不善于学习、凭老经验教育孩子的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事半功倍。班主任可以利用召开“主题家长会”、听专题家庭教育报告、互动交流沟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让家长学会学习,构建“学习型家庭”,这才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境界。
5、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社会经历、职业经验、思想水平、专业知识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事实上我们既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家长也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孩子的知识技能。这样教师和家长和谐融洽、互相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2一、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家庭教育取得成功,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会使家庭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生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
二、要引导家长遵循基本规律
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关系犹如“渔”与“鱼”的关系.只有对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用家庭教育基本规律去分析、认识错综复杂的家庭教育现象,才能运筹帷幄,以“不变应万变”,寻求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最佳方法.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基本规律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家长对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解,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要善于与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家长的知识、结构、职业、性格、气质、类型、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庭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普通性家庭教育的同时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要鼓励家长学习育人知识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没有哪一个家长天生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关键取决于家长的不断学习.无数经验表明,那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得心应手.反之,不重视、不善于学习家教知识的家长,在家教实践中往往事倍功半.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家庭教育指导孜孜以求的目的。
五、要充分尊重家长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地位,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一种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家长,向家长学习,双方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彼此促进,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3一、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是指导家庭教育的基础。
我接管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高学历的家长,对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孩子上课不听原任老师的讲课,考试前家长给他补补也过得去,家长对教师教学不满意,更谈不上与老师的勾通与配合了。这种情况下演绎了孩子的双重性格。由此看来如果教师只是个教书匠,你是无法赢得孩子的心,更无法赢得高学历,高素质的家长的尊重与信任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代的变化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师德精神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来源于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来源于渊博的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一个优秀的班主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用真心,真情经营这份光辉事业。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及现代教育观念。在这终身学习的时代,广泛阅读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办法。教师要阅读文学类的书籍;阅读生活智慧/实践智慧类的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等;还要读教育新理念类书籍,如:[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美]加德纳《多元智能》等;还要读教育随笔/教育手记/教育日记类书籍,如[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班主任还要结合班级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德育课题研究。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以师者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家长及社会的普遍尊重。
二、班主任主动与家长沟通,是指导家庭教育的前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入学后,他们的全部生活仍然与家长保持着联系,因此家庭教育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与家长勾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各项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明智的班主任应该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经常主动地与家长一同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交换教育的意见,听取家长的建议。你的热情能让坚冰融化。本学期我调到新学校接任一个新班级。注册那天几位挑剔的家长摆出一副要找校长理论的架势抱怨到:“怎么搞的,每年都换老师”。我当场承诺:“请放心,我会用实际行动让你们满意的。”我深深地知道这句承诺的分量。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家庭情况,向原任班主任请教,设计新颖的课型……。第一堂课生动的自我介绍,孩子的心被我收拢了,一周后,我一一与家长们电话家访,家长被我的诚意感动了,被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们有的给我发来热情洋溢的邮件,有的主动主动打电话给校长:“校长,谢谢您给我们的孩子配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我们一定会支持学校的工作。”如今那些原本挑剔的家长都成了我的教育教学的好参谋。
主动与家长勾通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访问外,我利用网络与家长勾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把本学期的班级计划、学科学习目标、学生阶段思想动态等通过文字上传到网上供家长了解,取得家长的支持。另外我经常在学生的日记本、试卷、练习本,作文本上批注一些温馨的激励性的话语。如:“进步啦,继续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感谢家长的话如:“妈妈辛苦了,孩子的进步有你的一份功劳呀!”“让我们共同努力,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等。对于比较特殊的孩子我则上门家访,因为家访是一种其它教育方法所不能取代的。根据家长的要求,我还设定了每周五放学后是“校访日”时间,让需要找我了解孩子情况的家长在这天与我和孩子面对面地交流。我因此周末会晚些回家,可却收获着喜悦。
三.班主任专题指导,是指导家庭教育的关键。
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提出:“为人父母者需领取执照”。这一说法虽在中国不能实行,但也导出了一位教育专家对提高家长素质的渴望,也道出了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家庭教育素质的高低。教授杀子寒门三博士等事例就是很好的例证。一位身为领导的家长对我说:“单位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几百号员工我都能搞定,就搞不定我儿子一人,老师,他就听你的。”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授说:“我会搞高深的学问,可一个拼音字母要教一天,这可真难倒了我,我还得听听你的指导。”常常有家长对我说:“我们也很想把孩子教育好,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由此看来,以我们自身的专业优势,完全可以自信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我和我的学生家长们在快乐地实践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