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3 20:55:26 来源:网友投稿

绩效评价是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原因进行工作绩效评价的原因有许多,首先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其次它为企业管理者及其下属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审查。

目的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4、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评价方法关键事件法要求保存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工作行为的书面记录。当这样一种行为对部门的效益产生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重大影响时,管理者都把它记录下来,这样的事件便称为关键事件。在考绩后期评价者运用这些记录和其他资料对员工业绩进行的评价。

优点:用这种方法进行的考绩有可能贯穿整个评价阶段,而不仅仅集中在最后几周或几个月里。

缺点:如果一名基层主管要对许多员工进行评价,则记录这些行为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过多。叙述法只需评价者写一篇短洁的记叙文来描述员工的业绩。这种方法集中倾向员工工作中突出行为,而不是日常每天的业绩。这种评价方法与评价者的写作能力关系较大。一些主管由于其优秀的写作技巧,甚至能将一名勉强合格的工人描述得像一个工作模范。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叙述评价法进行比较可能是很困难的。

优点:叙述评价法不仅是最简单的,而且是对员工进行评价的最好方法。

缺点:在一定的绩效评估系统中,用于评估的具体方法有许多,分别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硬性分布法需要评价者将工作小组中的成员分配到一种类似于一个正态频率分布的有限数量的类型中去。例如把最好的10%的员工放在最高等级的小组中,次之20%的员工放在次一级的小组中,再次之的40%放在中间等级的小组中,再次之的20%放在倒数第二级的小组中,余下的10%放在最底等级的小组中。

优点:这种方法简单,划分明确缺点:这种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假设,即所有小组中都有同样优秀、一般、较差表现的员工分布。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部门全部是优秀工人,则部门经理可能难以决定应该把谁放在较低等级的小组中。

择业报告

要求评价者从一系列的个人陈述中进行选择,且这些人应是被受到最多或最少描述的员工。缺点:这种方法的一个困难在于,描述性陈述实质上可能都是相同的。

考核报告

评价者完成一份类似于强制选择业绩报告的表格,但对不同的问题会赋予不同的权数。优点:由于选择了权数,显得更公平缺点:权数的确定有时存在争议。

作业标准法

作业标准法是用预先确定的标准或期望的产出水平来评比每位员工业绩的方法。标准反映着一名普通工人按照平均速度操作而取得的一般产出。作业标准可以直接应用在各种工作中,但它们主要频繁地用于生产工作中。优点:有明确的标准缺点:合理的标准不易确定。

排列法平行比较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