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过低对社会经济影响
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通常的说法是,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同时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近10多年来,通过研究得出: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深刻地意识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中,必须高度重视“人口素质”在中国人口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在中国人口的基本国策中,控制人口数量毕竟是手段,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从时序变化的角度看,近20年来,中国的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青壮年文盲率在下降,文盲人口在减少,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从横向比较的角度看,即在世界体系中观照中国的国民素质,则不容乐观,如中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在业人口中15~24岁青年学龄人口依然占了相当的比例。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归根结底是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人口素质问题是人口与发展之间诸多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它居于中心的地位。因此要协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设法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其主要原因有:(1)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2)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缺乏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质量,用人力资本代替自然资本。(3)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加速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即科教兴国的基础前提是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文化素质的大提高,这又有赖于体力、智力、健康等基本素质的提高。
从第五次全市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我市的人口素质质进一步得到提高。但从全国的形式来看,我们还是落后了:全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而我市为9.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对比是:全国具有大学以上程度为3611人,我市为2431,是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二;全国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1146人,我市为10455人,比全国平均数低;全国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3961人,我市为4490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7O1人,我市为32888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市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文盲所占比例、大专以上受教育人数等方面指标远远落后。这反映出我市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吸引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说影响我市人口素质提高的因素是复杂的,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典型的以农业为支柱的经济模式)、用人制度改革滞后和吸引人才政策效能不足、教育投资力度偏低等等。
人口素质总体水平的偏低,直接影响到我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招商引资工作。从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统计资料就可以看出,尽管目前我市外商投资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其单体质量并不高。在目前全市的251家外商投资法人企业中,所从事的行业比较单一和集中,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食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