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元朝在西藏地方划分的十三万户是

元朝在西藏地方划分的十三万户是

发表时间:2024-07-14 18:31:22 来源:网友投稿

1、蒙古在统一西藏的过程中,最早建立的是乌思藏十三万户。我们知道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并不存在万户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在西藏建万户是蒙古人的创举,它是蒙古统治者针对当时乌思藏分裂、割据的客观形势,因地制宜地采用的一项颇为策略的政治措施。十三万户的建立有一个过程,伯木古鲁、必里公等乌思地区的万户是蒙哥汗于1254年左右诏封的,而藏地的万户则是忽必烈于1268年以前或1268年建立。

2、元代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是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建于至元元年(1264),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名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童而隶治之”。名义上它由帝师统领,实际权力掌握在院使手中。第一任宣政院使便是元朝著名的敛财权臣、藏族宰相桑哥。元人朱德闰说:“国家混一区宇,而西域之地尤广,其土风悍劲,民俗尚武,法制有不能禁者。惟事佛为谨且依其教焉。以故自河以西直抵

土蕃西天竺诸国邑,其军旅、选格、刑赏、金谷之司,悉隶宣政院属,所以控制边睡屏翰徽甸也。”这是对宣政院职司的最好说明。西藏地区凡有重木事变,宣政院必派员前往处理,或专设行宣政院往镇。至元年间萨斯迎本禅公哥藏卜与八思巴失欢,忽必烈便派桑哥入藏平叛,杀公哥藏卜并在乌思藏整顿释站,大行布雄。宣政院辖下的朵甘思、朵思麻和乌思藏三个宣慰司,作为一个大行政区,从地域上看相当于一个行省,许多藏文史籍也直接将它们称为一个行省。但由于西藏的宗教、地理以及统治基础都比较特殊,元朝并没有正式将其划为一个行省,而是建立一个专门的中央机构宣政院来处理有关西藏和与西藏关系至为密切的佛教事务,它的地位略高于一个行省,由此足见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行政管理是十分重视的。

3、萨斯迎本禅和吐蕃三曲喀按藏文史料的记载,元代乌思藏地区最为活跃的行政长官是萨斯逸本禅(意为大官),蒙古人在西藏括户、置释,以及发动较大的军事行动,都得到了本禅的配合。本禅有权节制十三万户,仲裁它们之间的纠纷,甚至还可以传审、囚禁万户长,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