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孟涂文集文言文翻译

孟涂文集文言文翻译

发表时间:2024-07-14 19:31:14 来源:网友投稿

1.问说文言文翻译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2.问说孟涂文集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段的翻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3.问说孟涂文集中“智者千虑MS有两个争论的出处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zhìzhěqiānlǜ,bìyǒuyīshī〖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示例〗再聪明的人,也不应该骄傲,因为~。

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晏子春秋》是准确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曾经引用:“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名言警句精选(《晏子春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失之东隅,。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晏子春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征途完整4万题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晏子春秋》,1980年2月发行了生肖邮票“猴票”。

1992年发行的生肖邮票是:->猴票,“开司米”原本是指:->山羊绒,夜间停止使用指挥信号灯指挥交通后,提醒车辆、行人前方是交叉路口而设置的信号灯。

4.未知多见也出自哪里及翻译出自孟涂文集

作者介绍:刘开(1784—1824)字东明,号孟涂,清代桐城(今属枞阳陈州乡)人。降生数月而孤,小时家境贫寒,当牧牛童,喜欢偷听书塾老师朗读文章,听了能背诵。塾师发现后邀他到书塾里学习,后来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刘开十四岁时,拿着自己写的文章拜谒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赏识他,尽力教他文章作法,多次赞扬这位文坛新秀。从此刘开的才名轰动一时,后来成为桐城派著名作家之一,诗文均为世人称道。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亳州聘请刘开修邑志,寓于佛寺中。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陡得疾,卒,享年41岁。有大量诗文存世,均收入《孟涂诗文集》。他的“君子之学必好问”、“非问无以广识”等语,已成为飨世名句。

翻译:未知多见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不常见.

还是要英语翻译,请补充问题哈,

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