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文言文写评价
1.如何评价历年高考中用文言文写的满分作文首先说可以。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的(诗歌除外),所以高考作文写成文言文体例没什么不可以。而且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现在称作标杆作文)中确有这方面的优秀之作,包括江苏省王云飞同学于2014年高考写成的骈体文,轰动一时。
其次说要慎重。高考作文毕竟是限时之作,短时间内完成将近一千字的写作,还要求扣题完成,这对考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非对文言文的笔法驾轻就熟,否则写起来可能会磕磕绊绊,文思打乱,结果连篇幅可能都写不够,而且写出来的成品还可能很多句子不符合文言文的文法要求,写出来的是“伪文言文”,这样不但不能得高分,甚至连基本分都得不到。
2.用古文如何评价一人勤奋读书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
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
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
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
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
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匡衡凿壁:匡衡是汉时人.他从小时家境贫寒,但极其好学。
知道同县大姓藏书甚丰,他就去做大姓人家的帮佣,不要他们的报酬。主人感到惊奇,就说:“为何不要报酬?”衡说:“愿得藏书遍读之。”
主人很感动地就把书给他看,有时夜读无烛,他就凿穿墙壁,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孙敬悬梁:孙敬是汉时人,他好学不倦,为了战胜睡神的来临,凡是晚上读书,都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如果睡了,头发被绳子一拉就醒过来。
这样就可以继续读书了。张仪折竹: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年轻时曾经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就把它写在掌中或大脚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了册子。
任末燃蒿:任末是宋代人,他勤奋好学,编茅草,在竹木间建起小草屋,削柴做笔用,到了晚上,就燃蒿以照明读书其求学精神,实在感人。郑虔贮柿:郑虔年少时喜欢书法,这家境不佳,无钱买纸,常在慈恩寺前扫柿树叶子,用来写字。
由于勤奋长大后有所成就。唐玄宗建广文馆,请郑虔当博士,人称“广文先生”。
怀素种蕉:唐代和尚怀素善书法,尤长草书。他家境是贫寒,买纸困难,因而在房子前面种几棵芭蕉,取叶代替纸张,用来练习书法。
他的家叫“绿天庵”,称种芭蕉为“种纸”。欧母画荻:欧阳修四岁时就死了父亲,孤儿寡母生活十分困难。
他的母亲守节教子,没钱买笔,就用芦苇杆在地上写写画画,教儿子认字。欧阳修也十分刻苦读书。
后来中了进士,文章名冠天下。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其他五家差不多都出自他的门下。
柳母和丸:唐朝柳公绰的夫人韩氏,家法严格整肃,是当时官宦人家的楷模。为了儿子们深夜学习有精神,她用苦参、黄连、熊胆研制成粉末,制成药丸,让孩子们含在口中提神。
纪昌学射: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之术。卫告诉他:“学射须先学会不眨眼。”
纪昌回家后每天躺在织布机下,睁着眼年梭子穿动。三提之后锥尖要触到眼睛也不会眨眼。
飞卫又对他说:“要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以马尾悬虱子在窗户前面,天天看它,虱子慢慢变大了。
三年之后再看虱子就象车轮一样,看其它东西大得象山一样。这时他可射虱心而马尾不断。
这是苦练的结果。萧锋学书:南齐宗室萧锋,家里人极重视小孩学书,他才四岁就要靠着井栏学习书法,写满了就用井水洗掉,然后再练。
早晨起来不拂掉窗户上的灰尘,在上面练写完字后,才擦掉灰尘。五岁时叫他学凤尾诺莶,他由于已学有基础,所以在纸上写时,便一学而就。
南齐皇帝见其学书有就,非常高兴,并用玉麒麟作为奖品赠给他,以资鼓励。刘峻书淫:刘峻是南北朝人,很喜欢读书,常常通宵达旦地读。
头发被火烧了,醒来,再读。有好的书他总想方设法借来读。
崔慰祖说他是“书淫”。德润佣书:三国时东吴的阚泽,字德润。
家贫好学替人抄书过日,那时称替人抄书的人为佣书。但他在抄书中有机会阅览古代典籍,成了“经书通”。
因知识渊博后来却成了太子太傅。
3.怎么用文言文写作文那要看你文言文功底如何了2001年的满分作文,建议仔细研究下。
《赤兔之死》原文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
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义,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锇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绍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不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已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特写:一篇古白话十年阅读功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高考考完后,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昨天夜里才赶回南京。
今天上午他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
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但要写好很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相关,可以用到作文上,但如果单纯做成人物评论,作文就缺乏感染力。接着他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关于“诚信”的话题,它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就编撰出赤兔之死的故事。
整个写作花了50分钟的时间。一位阅卷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到“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高考临场作文时如何能发挥得如此自如?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
从5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小小的半导体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一天要听七八场书。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
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也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他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
高中开始老师要求他们写日记、周记,文体不限,他就最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抒写,偶尔也作诗、填词。但蒋昕捷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议论文常写不好。
虽然对文学有如此之浓的兴趣,蒋昕捷的高考志愿却填的全是计算机系。他说从高中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编程方面。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是文理兼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融会贯通的,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但在现实中,这种矛盾却总让他一筹莫展,看文学书籍要花时间,做理科练习同样也要花时间,由于理科较为薄弱,老师和家人常督促他多做题目,他却总有点排斥心理,结果高考果然“吃了亏”,数学题有好几道明明会做却因为计算错误白白丢分。以后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他两样都不想放弃,看来这样的“时间冲突”以后一直都会存在了。
作文要想写得好有什么秘诀呢?记者问了很多热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蒋昕捷笑笑说,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
4.毕业的时候给同学写评语,用文言文三年虽甚浅,而顾观过之路,有曲折之,多者为平.畅感.人道有功.亦有破败,请信“有志者事竟成。
吾不知有多少\星驰骛间\挥挥手\何抹\此不绝如线之恋\岂惧后之景尤美佳\吾皆不可轻投\展笑颜\虽生别寻常事\真诀\而未见三年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有曲折的一段,更多的是平坦.舒畅感觉.人生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请相信有志者事竞成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5.怎样用文言文介绍自己一般人物传记的模式:名,字,哪里人(你出生的地方),性格怎样,举例
比如: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为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但是李白爱好纵横家那套术,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6.用文言文写自我介绍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7.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取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这就为教师明确了评价学习过程的最好选择。
语文的学习效果评价可以多方面地发挥群体的作用。例如作文批改上,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群体评议——教师点拨——学生自我提高性评改。由于群体的知识比个人的知识更加丰富,对问题的加工比个体的加工更深入,因此在师生群体讨论评议的情况下,学生作文的自我鉴定水平,文学欣赏水平会有长足进展,这比教师单方面批阅星星点点的红字,学生看一遍就算了的效果明显好些。在群体式讨论评价的过程中,小作者的字、词、句运用能力,同学们可互相评说,个人观点相互碰撞,往往会出现很多思维的亮点。教师及时地捕捉并积极地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欣赏作文,评点作文的趣味性。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更多的作文知识,其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必要的评价和激励可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欲望。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给予全面的评价,并通过评价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期望,如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先读后问)“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同学们,如果去掉“小小”这个词,好不好?请大家按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一致认为去掉这个词不好,并各抒已见。)
(学生发言略,以下仅摘录教师的评语)
师:能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说得有道理!
师:说得不错!你们是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的。还可以从什么方面来理解?大家继续谈。
师:你真会动脑筋!从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你读书真认真!结合句子的意思谈自己的感受,好!
师:讲得对!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不是单纯地说对与不对,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渗透了学习方法并给学生继续学习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创新意识由此萌芽。其成功之处主要是评价的激励,燃起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貌似平淡无奇的“小小”一词中竟包蕴着种种滋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发挥了自主精神,欣欣然投入小组讨论中,自由发表意见,如此长期训练,学生仔细阅读,自觉深思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质疑能力也会增强。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感悟,一方面自然展示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学效果。爱语文——学语文——形成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工具是一张试卷,这太过于单一、枯燥了。首先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制卷的模式,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命题标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检测,增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导向。其次我们还要改变试卷分析只看分数、只看等级的状况,彻底摒弃“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同样是60分的语文试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必须细加分析,逐一评判,找出学生的学习优势,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阅读理解或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强,我们就要引导他在知识的应用和阅读感悟、习作训练上多下功夫,反之亦然。同一道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做整齐划一的结论。再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语文试卷上看到比分数更多的内容,找到自己学习语文的努力方向。这样的教学评价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学习效果的科学分析,也才能收到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在引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走出传统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重视对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重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将这些观念落实到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促其掌握科学的学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语文教学改革的空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8.班主任老师用小古文给每个学生写个性化的评语,满满的中国风,对此这个寒假,杭州富阳富春第七小学二年级(3)班的44个孩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礼物是他们的班主任陈晓英老师写给每个孩子的期末评语,这些评语都是用小古文写成。这些飘散着浓浓中国风,带着温度的文字,令孩子们兴奋不已。
我们先来欣赏两则。比如写给李乐欣的评语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汝为乐欣。
快乐喜欢欣欣向荣之意境,汝皆有之。由好动多言语,到动静相宜,甚为欣喜,期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再如:水润万物,哲为智慧,名如其人,谦逊有礼……作文语文老师,陈老师别出心裁,用别具一格的方式给每一个孩子一份私人订制的礼物。可以说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装在陈老师的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个性化的、恰如其分的评语。
这些方方正正、清秀隽永的小楷字,犹如一幅幅艺术品,值得每一个孩子收藏。这些融合了文化元素的文字,也一定会激发孩子们学习古文的兴趣,一定能启发孩子们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这样一位充满爱心,工作用心,别具匠心的老师值得我们送上一个大大的赞。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