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建设有哪些风险因素
1工程建设环境 城市中心区以往的工程建设活动已经对地下空间进行了多次重塑,地铁工程具有相对较多的风险源存在,主要的工程建设环境风险因素分析见表1。 3.2工程地质条件 地铁修建与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具有紧密的联系。对地铁工程影响的特殊土质,如软土、膨胀土、湿陷性土;地下溶洞、暗河、地裂缝等地质构造特征[7-10];地层的物理力学工程特性,地下水性质等缺陷都对工程产生一定的风险。主要的工程地质条件风险和应对措施如表2所示。 3.3工法适应性地下工程施工必然是对土体的破坏和重新平衡过程,每种工法引起的破坏是不一样的,采取的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一旦不符合工程的特点则会引发工程风险。因此工法的适应性是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适应性的分析掌握工程风险的控制重点。地铁工程常用的施工工法各有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因此工法的应用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选用。 3.4技术队伍缺陷 随着全国地铁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中国大陆已有28座城市在进行地铁建设工作。建设队伍已然跟不上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量新的建设力量加入地铁建设中,素质必定良莠不齐。许多经验不足的队伍未经过全面培训,对事故的先兆反应速度慢,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无疑加大了工程的安全风险。目前施工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而科学性和系统性差,在施工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经验的不适用性就凸显出来,原本可控的小隐患有可能诱发成较大的工程风险。 3.5监管工作目前,工程风险监管工作的责任分割常见的做法是:总体设计单位、各标段工地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成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的责任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因责任人的变迁,无法保证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和控制的连贯性,还没有建立系统、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保持高度的客观性、同一性,并且保证监控回路的整体一致性与连贯性,应由专业、高素养的队伍承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