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建立企业成本控制的考核机制

如何建立企业成本控制的考核机制

发表时间:2024-07-14 23:17:55 来源:网友投稿

制造业企业的日常运行环节必将伴随着成本的产生,以前原始成本控制往往关注于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造成了对于产品从设计、采购、销售等流程的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以生产为导向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经难以迎合当今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形势。这种情况下主要会突出以下一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1、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

产品的形成源于设计团队的研发设计,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常见的问题:设计人员经常性的不能把产品的功能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很好的做结合,忽视了产品流向市场的最终目的——被市场所接受,带来经济效益。造成了产品看似功能趋近完美,但是不被大众所认可,导致设计成本无谓的浪费。

设计人员不能把产品成本考虑周全,只是看中产品的表面成本,不注重潜在的成本,比如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等等,造成最终附加成本过高。

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为追求新潮而忽略了成本问题,实际上很多产品是能够利用现有设计以及相关设备来实现,不需要一次性的更新一些主要的功能和研发设备,导致成本浪费。

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采购人员一提到成本控制,往往觉得控制采购成本就是尽量降低采购价格,并以此为业绩考核,结果实际情况是不但没能真正减少采购成本,反而造成了采购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加,致使材料被迫不得不返工,最终还是造成了采购浪费。

企业往往认为采购成本控制是单一的采购部门的职责,没能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没有采购上下游部门的一同参与,光靠采购部门一个不能实现真正的成本控制。

与供应商的合作不充分。制造业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压低采购价格而不考虑供应商的利益,现实后果往往是削减了供应商的利润。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此一来,大多供应商纯粹是为了短期合作,并没有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尤其是企业可能既没有得到长期稳定且价格合理的货源,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增加企业成本。

没有形成对于采购部门人员成熟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制造业企业对采购人员往往重视不高,缺乏公正有效的采购绩效考核标准。同样对于供应商也只是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审核,而没有真正建立一个供应商数据库来进行管理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损失了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战略性的长远合作的关系。

3、生产环节的成本

不得不说制造业企业对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关注相比其他阶段较多,但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将产品的制造成本分为料、工、费三部分,且成本控制的重点在对于原材料的控制。不能合理的利用原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如不加以利用边角料而直接丢弃等等。另外企业在生产效率的把控上往往做的不好,生产效率低下,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成本太高等,造成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对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另外在各项费用上的管控也往往做得不够,基本都是参照经验主义,不够准确。

4、销售服务环节的成本控制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最终是要面向市场的,也就是销售阶段的形成。企业往往为了提高营销服务的质量而忽视了成本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