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梁衡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跨越百年的美丽的

梁衡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跨越百年的美丽的

发表时间:2024-07-14 23:25:58 来源:网友投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梁衡于19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之际创作的一篇人物散文。文章选择“美丽”作为审美评论的角度,从美丽端庄的外貌形象的定格,到挺立在智慧高地的理性之美,成功地将居里夫人的美丽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中,既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对于当代的价值,也让读者从中悟出了永恒的生命哲学。

美在最深处

《跨越百年的美丽》赏析

1998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了梁衡所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没有想到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散文发表后好评如潮,当年即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师范教材。在最近两年开始的新一轮教材修订中,又接连被选入北师大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学及专科教材。在发表后的四年间,该文被接二连三地被收入各类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以这个篇名为书名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说明选家“英雄所见略同”该文也是作者的散文继《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之后第四次入选中学课本,在当代作家中,梁衡是作品入选课本较多的一位。

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从小到大,记忆中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作为科学家的她:发现了镭、两获诺贝尔奖、忍受着丧夫之痛献身科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陈旧老套的故事,在梁衡的笔下,却生成了另一番景致。梁衡说:“伟人是个旧题目,旧题最难作,这是因为它的许多方面已为人打通,明白如话,分毫毕现,读者已无惑可释,无知可求。但无中求有便是大有,便是新路,会别有一番惊喜”。在这里我们真的有一番惊喜。人们看到了一个另样的居里夫人:她蜕去了身上的光环,一改严肃的面孔。玛丽·居里这个沉静的波兰女子,优雅生动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那么朴素那么坚强,那么执著,隔着岁月厚厚的尘沙,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她的人格力量,触摸到了她的精神之美。感谢作者使我们真正认识了作为女性楷模的她。

居里夫人一直是梁衡甚为敬仰和推崇的女性之一,早在1984年他写《数理化通俗演义》时,就已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详尽资料,并思考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是女性真正的美。作者在1991年的《人的外美与内美》和1994年的《大喝一声,慢慢道来》两文中又再次关注和讨论到这些问题。他说“一个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最了不起的事业,就像一首最好的诗又配了最美的曲,这样的人真是千古绝唱了。”这样看来,《跨越百年的美丽》决非作者一时偶感而发,而是一篇由来已久的厚积薄发之作。1998年,正值居里夫人诞辰100周年,梁衡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在翻阅文件时又看到了有关纪念活动的消息,这再次触动了他:一个世纪过去了,居里夫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为什么人们还没有忘记她呢?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作者感到有必要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年记者重新认识居里夫人。他说:“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是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在许多地方他们与读者并没有通。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就是要把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就是要有血有肉、沟通情理、让读者可亲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瓜摸藤’,去找那些碧绿的叶子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于是他拿起了思考的笔,仅用两天的时间,写出了这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确实实践了作者的理念,以柔和而又深沉的文笔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伟人的距离。

我们知道梁衡是一个创作和理论并重的作家。他除了写散文之外,还有大量的写作理论专著。在最近刚发表的《文章五诀》中,他把散文写作归结为形、事、情、理、典五要素的组合运用。《跨越百年的美丽》所以被读者和出版界看好,又一再入选课本,正是因为它中规中矩,体现了他的这个写作原则和技巧。本文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全文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收一种综合之美。《跨越百年的美丽》至今仍是梁衡散文作品中唯一一篇有关女性的题材。她清新、隽永、凝炼、深邃,字里行间涌动着一丝不经意的柔情,深刻揭示了女性之美、人格之美。细细读之如清风扑面,朗月当头,又如良朋在座,灯火照人,情深理重,阔达深远。对于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可以传世的文章,这篇不足四千字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请看居里夫人是这样跃入我们眼帘的:“一百年前的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一个讲人生价值的沉重话题,却选择了这样一个柔软、富有人情的开头。作者通过人、情、境之间的反差、对比和融合,生动巧妙自然地表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深刻主题,使这个写滥的题材顿时生发了新意境和新感悟。梁衡为文最重形象塑造。他常说虽是在写散文,但总是如写小说一样地提炼形象,本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字型开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